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公主喜嫁纯情权臣 >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1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语熙看着刘琰,觉得四妹妹有时候看着聪明,有时候却很好骗。这事儿能不能成,摆明了得看皇后娘娘的意思。要是娘娘不许,就算福玉公主现在许给她再多再好,到了娘娘那里一句不许,岂不是白高兴一场


她想事情就是太明白了一点儿。所以世人倒说,难得糊涂,人活得太明白了,往往不快活。


刘琰是真不懂这其中的曲折吗她肯定懂啊。就算事情不一定成,那也不耽误她现在先高兴着。


福玉公主一直拉着她的手,也不怕刘芳在后头一路说她偏心,叮嘱了刘琰许多话。


无非是嘱咐她要听话,别淘气,不要给娘娘添乱。


说完这些话风却陡然一转:“我不在宫里,没人欺负你吧”


刘芳在后头朝赵语熙使了个眼色。


瞧见没大姐姐这人厚道明理全是对着旁人,一对上四妹,就变成全盘不讲理的护短了。


“就她呀她还能让人欺负了”


福玉公主却很认真的说:“她年纪还小,娘娘事情又多,总有照看不过来的时候。要是她稀里胡涂吃了亏自己还不知道,或是知道吃了亏却没法子替自己讨个说法,这可就不好说了。”


福玉公主这么一说,刘芳和赵语熙两人都有点儿讪讪的。


福玉公主这肯定是知道前几天的事了。


刘雨仗着自己年纪最小,平时总是一副“我最小你们都得让着我”那作派,福玉公主在的时候,她对大姐总算有些敬畏,不敢在她面前造次。现在福玉公主一嫁,她就寻衅找碴,一门心思跟刘琰过不去。


这事要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曹皇后为这事正儿八经的替她们断是非,倒显得一国之母闲得没事儿干了,更会让人说她偏心亲生女儿,对庶出公主不大度。


这种时候,她和赵语熙居长,应该在两个妹妹间调停劝解,不该让小事闹大。


现在刘雨把自己作病了,说起来虽然是她自找,但她们这些做姐姐的确实一直袖手旁观,刘芳甚至还有些兴灾乐祸。


这事儿不说破便罢,福玉公主当面说破,就显得她们俩这姐姐当得不尽责了。


好在福玉公主也不是认真要教训两个妹妹。


她也能体会赵语熙和刘芳两人的难处。


福玉公主在宫里有威望,同曹皇后更是亲母女一样的情分,刘琰更是她从小带大的。赵语熙身份太尴尬,刘芳毕竟只是堂姐,也不是皇上皇后的亲女儿,要调停刘琰和刘雨之间的事情,她俩都缺乏底气。


福玉公主已经把事情前因后果都搞清楚了,刘琰能懂事,遇着刘雨挑衅退让一步,这让福玉公主很是欣慰。


一味猛进蛮干是不成的,刘琰现在懂得以退为进,不正面跟人掐起来,福玉公主在欣慰之余,又觉得有些心酸。


她没嫁的时候,自有她护着,刘琰何时需要对人低头退让了说是长大了,懂事了,可是这个长大、懂事的过程实在让人心疼。


“听姐姐的,咱们当然不做什么以势凌人的事,可也不能任人欺负到头上来。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你别一味想着息事宁人了,真闹大了,还有姐姐呢。”


刘琰没办法,她已经说了“没事儿,我真没委屈”,奈何大姐就是不信。


她真没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关于刘雨的事情,刘琰以前只是觉得她烦人,时不时的闹一场给人添堵,眼睛净盯着吃的穿的用的和一应排场,以前和她也吵过。说真的,刘雨吵不过她,每次都被刘琰刺得以哭闹结束。刘琰口齿伶俐,而且十回里总有八回是她占理的,要这样还吵不赢,那她该多傻啊。


也说不上来从什么时候起,她的想法慢慢变了。


这种争吵实在很没意思。


刘雨确实不讨人喜欢,总嘀咕皇上皇后偏心,兄长、姐姐们偏心,所有人都偏心。


可是她说话,不是全没道理的。


皇上对这个最小的女儿不上心,曹皇后毕竟不是她生母。四个兄长都和刘琰一母所生,姐妹之间,大家也更喜欢漂亮活泼的刘琰,而非执拗小性儿的刘雨。


至于宫里的奴婢,那就更不用说了。谁不巴结着嫡出公主反向个庶出的献殷勤


所以刘雨的闹,并不是全无道理。


刘琰自从明白过来刘雨对她的敌意从何而来,就不想再同她计较这些了。说到底,刘雨没有的她全都有,还不兴人家眼红她再眼红又怎么样吵吵几句权当听不见。


她能这么想,福玉公主却想的不同。


照她看,刘雨很不知好歹。她已经是公主,金枝玉叶的养大,世上能这么安享富贵尊荣的人能有几个


偏偏她就认不清自己身份,事事都得要和刘琰比,稍有不顺心,就觉得自己被亏待了。日复一日,自己硬要往牛角尖里钻。


旁人觉得她年纪小,不会重责,反而助长了她的脾气。以前只是言语尖酸,现在已经会打人了,御膳房张公公被打其实是被殃及的池鱼。


这个年纪就这样行事,等她再大两岁,说不定连杀人都会了。


不能再这么纵容她。


福玉公主打算忙过这阵子腾出手来,得花点时间把刘雨这性子给扳一扳。


就算不能让她从此改了性情,也得让她明白点道理,心里有顾忌,知道惧怕。别人不欠她,尤其是刘琰,她总不能一辈子盯着刘琰害红眼病吧


第二十二章 得罪


针工局的两位尚宫领着一帮宫女太监过来清意殿,要给赵语熙量尺寸。


这时候缝制嫁衣已经算晚得了,听说有那讲究的人家,一件嫁衣要缝个三年。


豆羹初听说的时候吓了一跳:“乖乖,大将军上阵打仗的铠甲也不用做三年啊,这三年出一件的嫁衣该是个什么样”


“什么样不知道,穿上肯定难受。”


在福玉公主出嫁的时候,刘琰就见识过一回了。那衣裳,比铠甲也不差什么了。最外面的那一件是满绣的,金线等于在身上套了一个重金线的壳子,虽然刘琰不至于做出给衣服称重的事,但她觉得那件衣服上的金线、珠宝再加上面料、里料这些算上,绝不止十斤八斤。


公主们的吉服都是一个规制,顶多是有点细微的小地方不一样。比如大姐福玉公主就特别不喜欢高领子,总说勒得喘不过气,所以她那一款吉服就没选什么元宝领、海棠领。再说了,天那么热,还把脖子紧紧勒着,怕是要出人命啊。


针工局的人也心里有数,毕竟是大暑天儿成亲,能轻省还是轻省些好。


不过到了熙玉公主这里就不一样了。


这位二公主是冬日里成亲,不存在怕热的问题,正相反,还生怕做的不严谨不厚实呢。


“公主请看看这上面的样子。”


针工局的人是有备而来,拿着一本厚厚的大册子,长宽各有二尺,打开之后,里面大约十幅全是不同的喜服式样。除了这个,料子、绣样也都带了不少。


这些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