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上 > 分节阅读 101

分节阅读 10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下水。早知道今日早就应该将他们置于死地。”侯君集咬牙切齿的说道。“父亲,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今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加快步伐完成计划,否则恐迟则生变。”侯刚对侯君集说道。“今日太子殿下也让李恪扫了颜面,想必此时他心中也是老大不快。只要我在再添把柴,想必太子殿下便会对李恪动手了。”侯君集开口说道。“目前,对付李恪并不着急。最主要的还是让太子殿下提前登基。只要太子殿下成了这九五之尊,一个小小的齐王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呢。”侯刚开口说道。“如今皇上正值壮年,恐怕再活个一二十年也不成问题。又如何能让太子殿下提前登基呢”侯君集叹息的说道。“太上皇还活着,皇上不一样登机了。他能发动玄武门事变,太子殿下就同样可以逼宫。”侯刚一脸阴沉的笑容,对侯君集说道。“恐怕太子殿下未必有这个胆量,毕竟这可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勾当。”侯君集想了想后说道。“那就看父亲如何运作,只要父亲让太子殿下感到危机感。觉着自己的东宫之位随时都可能被别人取而代之,到时候就算是铤而走险,太子殿下也不会犹豫。”侯刚对侯君集说道。“好,凭太子殿下那偏听偏信的性格,让他下定决心并不困难。”侯君集点了点头后说道。“不错,恪儿的手艺果然比尚食局御厨要好。这滑嫩可口的菜肴,平时还真就很难吃到。”李世民赞叹的说道。并且一边说一边不停的向嘴里塞着菜,一口酒一口菜吃得那是不亦乐乎。就连长孙皇后,对李恪的厨艺也是赞不绝口。恨不得就将李恪留在宫中,没事给她烧烧菜。而李恪也识相,竟然笑着对李世民说道:“父皇觉得而成菜烧得好,那不如就将儿臣调回长安城。那岂不是每日都能吃到儿臣烧的菜了。”“难道你真想做个厨子,而不想做大唐的封疆大吏吗”李世民放下手中筷子对李恪问道。“父皇,今日儿臣就直言不避讳了。其实儿臣现在活得很累,真的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表现好了,朝中那些重臣会担心儿臣对太子之位有所想法。表现的不好,他们又会在父皇面前搬弄是非。”“归根结底一句话,他们就是无法容忍儿臣体内的血脉。毕竟儿臣的外公可是他们封妻荫子的垫脚石。”李恪焊锡的对李世民说道。李世民又岂会不明白,于是叹息的说道:“事在人为,虽然你不能成为大唐太子。但是却仍然可以为大唐百姓造福。”“只要能为大唐百姓造福,就算有朝一日你粉身碎骨。这一辈子也算值了。”“父皇,儿臣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儿臣想要的生活是,让儿臣身边的亲人可以经常团聚。都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李恪摆了摆手后对李世民说道。“要怪只能怪你生在天子家,身为皇室血脉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是普通百姓随意就可得到的生活,对于你也只能是一种奢望。”“朕将七州之地交给你,就是想让你做出成绩来。只要你真的能够做出成绩,朕保你长命百岁。”李世民开口对李恪说道。李世民又何尝不明白李恪的担心,自己活着自然没有人会去动他。但是有着知人自己龙驭宾天,那李恪很有可能也将朝不保夕。所以才会当着长孙皇后的命,向李恪做下保证。那就是虽然不能让李恪正位东宫,但却可以保证无人能动得了他。李恪自然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于是一脸无奈的表情说道:“既然父皇如此决定,那儿臣自然也不敢有所反驳。”“等明日儿臣向父皇述职之后,便会向卫国公提亲。迎娶了卫国公的女儿,便会返回齐州。继续去与山东世族周旋。”第220章 河南道节度使“父皇,如今河南道发生了旱灾。儿臣封地七州之内皆有旱情出现。恐怕今年绝大部分地方会颗粒无收。”太极殿中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河南道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处理。但是你的封地之内,朕是不会派人过问的。但是朕不希望看到有流民出现,至于你如何解决,朕不会过问。”李世民开口对李恪说的。“父皇,七州之地百姓数万。一旦颗粒无收的话恐怕会哀鸿遍野。没有足够的粮食很难维持,还请父皇拨下赈灾钱粮,帮儿臣渡过这个难关。”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齐州并未受到这次旱灾的影响,所以自然不会出现流民的事情。而你在齐州的那三千亩土地,恐怕今年会是一个大丰收吧。”李世民看着李恪说道。“看来什么也瞒不过父皇,既然父皇已经知道了。儿臣想要点赈灾钱粮的事情,自然也就泡汤了。”李恪一脸无奈的表情对李世民说道。“赈灾之事你自己处理,朕说了不会插手,就不会去管。如今朕想知道,七州之地的军政整合的如何了”李世民继续开口问道。“回禀父皇,经过儿臣的努力,登州;密州;齐州。军政大权已经被儿臣掌握,不过其他四州却对儿臣仍然是阳奉阴违。”“怎奈其身后有山东世族的支持,儿臣也不好急功近利。”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够将七州之地整合。朕便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奖励。如果完成不了,那就等着朕的处罚吧。”李世民开口说道。李恪一脸哭丧的表情,对李世民说道:“儿臣知道了。不过儿臣还有一次要求父皇。儿臣与卫国公之女情投意合,还请父皇下旨赐婚。”“如今你的王妃乃是曲阜孔家的长孙女,如今再想娶卫国公之女为妻。恐怕会委屈了卫国公的女儿吧”李世民一脸犹豫的说道。“父皇,儿臣已经与婧柔商量过了。婧柔也已经同意让卫国之公之女为平妻。”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今日李靖也来到了朝堂之上,所以李世民便开口对李靖问道:“不知李王兄对此事有何意见”“如果能为平妻,臣自然不会拒绝。如果要是为妾的话,请恕臣不能答应。”李靖开口对李世民说道。“既然如此,那朕今日便下旨赐婚。并命齐王李恪回齐州之后便着手准备,于卫国公之女大婚之事。”李世民点了点头后开口说道。李恪与李靖同时向李世民行礼拜谢。然后李恪便向李世民请辞,准备回齐州准备大婚之事。李世民自然也不会拒绝,于是便答应了李恪的请求。而这时李承乾却开口说道:“父皇,儿臣听说一件事情,不知当讲不当讲。”“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李世民开口对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听闻三弟在齐州城有不小的买卖,不说日进斗金也差不多。如今河南道逢此大灾,是否应该让三弟为朝廷做一点贡献。”李承乾开口对李世民说道。“朕倒是没有听说此事,不知太子殿下所说之事是否属实”李世民笑着对李恪问道。还没等李恪回答,御史颜廷明便出班说道:“启禀皇上,臣得到的消息是,绝味轩就是齐王殿下的产业。这可绝对是日进斗金的买卖,恐怕现在齐王殿下比皇上还要富有。”“从你烧的那手好菜来看,太子殿下和颜御史好像并没有捕风捉影。你是否应该和朕好好说说呢”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此时李恪的脸上尽是无奈,并且开口说道:“儿臣虽然在绝味轩有一些股份,但是却并非是绝味轩的掌柜。所以所得利润也是十分可怜。”“这股份又是什么朕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李世民继续开口问道。“股份就是儿臣在绝味轩,有一定的利益分成。”李恪回答道。“那这个分成又是多少呢”李世民刨根问底的问道。“儿臣与绝味轩的掌柜张百味,对绝味轩的利润五五分成”李恪想了想后对李世民说道。“绝味轩如今都开到长安城来了,不说日进斗金也差不多。看来颜御史并没有说错,你比朕还富有啊。”李世民笑着说道。“那可是儿臣的血汗钱,父皇可不能打他的主意。儿臣还指着他养老呢。”李恪一脸担心的看着李世民说道。“既然你身在齐州,又领七州封地。那这和南道节度使一职,就由你来担任吧。”李世民开口说道。这一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虽然这节度使一职本是虚职。对各州府的制约性并不是很强。毕竟真正个州府的军政主管,是刺史和都督。但是毕竟名义上是河南道的最高长官,所以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不愿意看到。就连李承乾也没有想到,自己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还没等李恪开口说什么,长孙无忌便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齐王殿下虽然略有功绩。但是这河南节度使一职,臣觉得齐王殿下还不能胜任。”“父皇,长孙大人说的不错。儿臣连七州之地都没有管理好。又如何能担任着河南道节度使一职。还请父皇收回成命。”李恪急忙附和说道。这时朝中重臣纷纷开口,表示支持长孙无忌。觉得李恪没有资格担任河南道节度使一职。而这时李世民却开口说道:“如今河南道大旱,恐怕最终会颗粒无收。到时河南道必定会出现无数流民。”“如果你们觉得谁可以凭一己之力,不动用国库分文可以解决这次旱灾的话。朕就让他来当这河南道的节度使,并且授予实权。”李世民这话一出口,朝堂之中瞬间鸦雀无声。凭一己之力解决河南道的旱灾,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的。而这时御史颜廷明却开口支持李世民说道:“皇上英明,臣觉得除了齐王殿下之外,没人能够胜任此职。毕竟如今齐王殿下富得流油,想必应对这次旱灾并不在话下。”与此同时,颜廷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报复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李恪被搞得焦头烂额,散尽家财。第221章 与卫国公长谈“你给朕记住,如果河南道出现流民涌入长安城,朕定会拿你治罪。”李世民直视着李恪说道。“儿臣会发动封地内的世家大族,向其他州府购买粮食。以此来应对秋收后出现饥荒的状况。还请父皇给予便利条件。”李恪想了想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只要不让李世民花钱,李世民自然不会有异议。至于李恪是否能够让世家大族花钱购买粮食,帮助他安顿灾民。那就不是李世民需要去想的了。于是便点了点头后说道:“朕会向各州府下旨,在同等的价位上优先出售给河南道。”“如果父皇没有别的事情,那儿臣就告退了。”李恪一脸沮丧的表情对李世民说道。同时卫国公李靖也开口请辞,然后由李恪搀扶着离开了太极殿。向卫国公府而去。如今卫国公已经辞去官职,唯一剩下的就是爵位。所以留在太极殿中也并无其他的事情。所以跟随李恪一起离开了,李世民自然也没有阻止。而是继续与其他官员商议朝中大事。卫国公李靖的书房中,李恪与李靖对坐。一边品着香茶,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你小子平白无故捞了一个河南道节度使,不知你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卫国公李靖喝了一口茶后,开口对李恪问道。“此是喜忧参半,因为本王有能力拿出赈灾的钱粮。让河南道的百姓不受旱灾之苦。”“如果本王没有这河南道节度使的职务,自然不敢插手河南道其他州府的灾情。否则定会有人在父皇面前,说本王别有用心。”“如今本王有了这河南节度使的官职,自然就没有人再敢说什么了。所以本王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本王实授了这河南道节度使一职。恐怕朝总有很多人不想看到,长孙无忌就是其中之一。”李恪开口对李靖说道。“如果你散尽家财帮助河南道百姓度过了这次旱灾。而皇上又收回了你和南道节度使一职,不知你会作何感想”卫国公李靖开口问道。“这和南道节度使一职,本来就并非是常设官职。如果父皇想将其收回,本王自然毫无怨言。”李恪毫不犹豫的说道。“但是你在河南道倾入钱粮无数,难道就甘心看着这一切辛苦付诸东流不成”李靖继续开口问道。“能为天下百姓做事,就算本王散尽家财也在所不惜。”李恪一脸义正言辞的说道。“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处境,假如有朝一日皇上龙驭宾天。你觉得你还能做现在的逍遥王爷吗”李靖一脸凝重的表情对李恪问道。“如果有朝一日父皇不在了,恐怕朝中的各位真就未必容得下本王。到时候极有可能本,留给王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伸出脖子挨刀,要么用身家性命赌上一把。”李恪叹息的说道。“那不知齐王殿下是准备伸出脖子挨刀,还是准备用数万将士的鲜血,来为自己赌一条生路呢”李靖穷追不舍的问道。“为一己之私置万千将士生死而不顾,这样的事情本王做不出来。但是本王有信心,到了那天本王不会选择,这两条路中的任何一条。”李恪信心十足的说道。“老夫倒是想听一听,齐王殿下的第三个选择是什么”李靖也来了兴趣,一脸期待的看着李恪。“虽然昨天父皇当着皇后娘娘的面,答应本王让本王长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