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上 > 分节阅读 71

分节阅读 7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吵架是假,给自己送书信是真。不过李靖的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的表情。而是开口对二人说道:“受人之托就应该忠人之事,可你却昧着良心想要私扣他人财务。却没有想到人家在信中提起了此事。来人将这个刁民给本国公拿下。”那人一听说李靖要拿自己治罪,便急忙跪地磕头求饶说道:“请大人饶草民一次。草民是一只财迷心,才干出了如此荒唐之事。”“他儿子让草民带回来的十贯钱,就在草民的家中。草民这就回去将钱给他取来。”“既然你知错能改,那本国公就给你一次改过的机会。如有再犯本国公定然二罪并罚。”李靖开口说道。同时李靖又命人将书信送还给那位老人,不过送回去的只是一个信封而已。信件已经被李靖留在了手中。就这样单道真和李恪的信,便神不知鬼不觉的到了李靖的手中。而李靖自然也不动声色向自己的府邸而去。当李靖回到家中之后,便如以往一般到书房中办公。并且命人前往后宅请红拂女。红拂女不多时便来到了书房之内,然后李靖又找理由将众人全都打发了出去。红拂女可不是普通的女人,自然明白李靖这样做定有用意。看到书房中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的时候,便开口问道:“老爷可有什么话要与妾身说”李靖没有说话,只是将一封书信交给了红拂女,红拂女看过之后,不由得万分高兴。低声的对李靖说道:“我还以为他们兄妹二人已经死在齐州了。没有想到竟然死而复生,还留在了齐王殿下的身边。”“看来齐王殿下果然非同一般,竟然能够让爱莲那丫头放弃复仇。你猜齐王殿下用的是什么办法”李靖笑看着红拂女问道。“爱莲那丫头犟的很,认准的理儿一定要走到黑。就算是撞了南墙也未必愿意回头。不知道齐王殿下到底是如何说服她的呢”红拂女不解的对李靖说道。“你看过这封书信之后,自然就明白事情的原委了。”李靖说完之后便将李恪的书信,递给了红拂女。红拂女接过书信一看,不由得喜上眉梢。高兴的对李靖说道:“没有想到这个丫头竟然因祸得福,如今竟然要嫁给齐王殿下了。”“是呀,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当年你我相遇之时。当年的你又何尝不是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李靖笑着对红拂女说道。“是呀,也只有爱的力量才能抹平仇恨的伤口。真希望从今以后,他们兄妹二人可以过得幸福而平淡。”红拂女点点头后说道。“齐王殿下在信中说得明白,让我们给爱莲一个身份。也好让她可以风风光光的嫁入齐王府。”李靖开口对红拂女说道。“这有何难,就说爱莲丫头是你遗失在外的女儿,不就好了。凭你年轻时候的风流任性,有一两个私生儿女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红拂女一脸微笑的说道。要说这李靖年轻的时候,可真是英俊潇洒,不知道惹得多少名门闺秀芳心暗许。如今虽然年龄不小了,但却经常被红拂女以此来调侃。“这个办法虽然有辱我的名声,但也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明天上朝我便向皇上提起此事。”李靖点点头后对红拂女说道。“你真是老糊涂了,这件事怎么能在朝堂上说呢在这说了,如果皇上问你如何知道爱莲就是你的女儿时。你又当如何答复呢”红拂女狠狠的瞪了李靖一眼后说道。“那夫人之意,我又应该如何处理此事呢总不能说是齐王殿下写信告诉我的吧。”李靖开口对红拂女问道。“你统兵打仗战无不胜,但是这些官场上的事情,你却如此的木讷。我看你还是找个时间解甲归田的好,免得说不上哪天就得罪了谁,最后落得一个晚节不保。”红拂女叹息的对李靖说道。第154章 卫国公李靖辞官“难道齐王殿下给我送信的意思,不是让我向皇上提及此事吗”李靖一脸不解的看着红拂女问道。“齐王殿下的身份有多么尴尬你应该清楚,虽然皇上比较器重于他。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世族,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如果现在你提及此事,自然便会被关陇世族认为已经投向了李恪。就算皇上不会有什么特殊想法,恐怕长孙无忌等人也不会希望看到。”“更何况如今皇上正在尽力的平衡诸皇子之间的关系,是绝对不希望看到哪个皇子一家独大的。”红拂女开口对李靖说道。听到红拂女如此一说,李靖才如梦方醒。如今太子李承乾正在极力拉拢朝中重臣。而越王李泰也同样在扩张势力。虽然长孙无忌并未作出选择,在二人之间去支持谁。但是李靖自然也明白,长孙无忌支持的并非是某个人,而是长孙皇后的儿子。也就是说,无论他们闹得怎么不可开交,长孙无忌都不会介入其中。但是如果有其他皇子想趁势而起,绝对会受到长孙无忌的极力打压。而如今长孙无忌的主要打压对象,就是坐拥七州之地的齐王李恪。如今魏征等人已经表明了立场,选择了支持齐王李恪。就连程咬金都有这方面的表现,这已经让长孙无忌十分的不悦了。如果此时李靖在站出来支持李恪的话,那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到时候长孙无忌等人绝对会极力反对,李靖将女儿嫁给李恪。哪怕是私生女也绝对不会允许。甚至有可能会向李世民请旨,给李靖的第这个女儿赐婚。而赐婚的对象极有可能是李承乾或者是李泰。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李靖的所作所为可就真的帮了倒忙。到时候是爱莲还不恨死他呀。想明白其中的关键之后,李靖便开口说道:“那夫人觉得此事应该如何去办,咱们总不能置爱莲的幸福而不顾吧”“你觉得如今皇上的几位皇子谁最杰出将来谁更有可能继承大唐江山”红拂女不答反问的李靖说道。“如今虽然太子殿下正在极力的表现自己,但是朝中重臣并不看好他的未来。因为这太子殿下心胸极窄,绝非是皇位的最佳人选。”“而越王李泰却显得十分做作,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在讨好皇上。如果这样的人最终成为皇帝,对于天下百姓未必是一件好事。”“齐王李恪虽然有魏征等人的支持,但是其身份却十分的尴尬。而且据传在齐州城除了狩猎礼佛之外,却很少过问政事。”“而且从上次齐州旱灾事情上来看,这齐王殿下处理事情过于鲁莽。这样的人为将可以,为帝恐怕不足。”“燕王李佑也有夺嫡之心,但是却苦无朝中重臣支持。恐怕最终也是飞蛾扑火而已。”“其他皇子如今年龄尚幼,并看不出来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如今最合适继承皇位的人,还真就没有找到。”“好在皇上身体健朗,还有时间留给那些年幼的皇子成长。也许将来会在这些年幼的皇子中出现皇位的继承人,而且晋王李治的几率恐怕最大。”李靖开口对红拂女说道。这番话红拂女听起来倒没什么,如果要是被李恪听到的话,绝对会大吃一惊。佩服李靖的这份目光独具。如果不是李恪阴差阳错的借尸还魂,历史将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将来继承皇位的自然是晋王李治。不过红拂女却不这样认为,摆了摆手后说道:“你觉得一个只知道狩猎礼佛不问政事的人,能得到魏征等人的支持”“那程咬金平时大大咧咧,为人却是粗中有细。又如何会对一个纨绔皇子赞赏有加呢”“一个能用这种方式为你送信的人,你觉得是办事鲁莽之人能够做得出来的吗”“你是说齐王殿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这齐王殿下可真的非同小可。”李靖吃惊的对红拂女说道。“这也是长孙无忌极力大压齐王殿下的原因。因为他同样不相信李恪是个纨绔皇子。相反,绝对会是他外甥的最大劲敌。”红拂女点了点头后说道。“如果真如夫人所说,那我还真就什么也不用做了。想必齐王殿下一定安排好了一切,到时候绝对会让长孙无忌等人措手不及。”李靖笑着对红拂女说道。“这话你倒是说对了,老爷只需要顺水推舟便可。只不过我觉得在爱莲嫁给齐王殿下之前,老爷还是解甲归田的好。”红拂女开口对李靖说的。“我如今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一辈子征战沙场也是累了。是时候应该休息一下了。”李靖笑着对红拂女说道。历史上的卫国公李靖,在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便辞去了丞相之位。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李恪这件事情,李靖也已经准备急流勇退了。不过如今李靖辞官,恐怕与历史上有所不同。不但整整提前了一年,而且动机也与历史上不一样了。因为单爱莲是以李靖私生女的身份嫁给的李恪。那也就说明李恪成了李靖的女婿。到时候手握重权的李靖自然会支持李恪。这样绝对会让长孙无忌等人极力反对此事。如果李靖解甲归田交出手中的权力,自然也就让长孙无忌等人安心了。同时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吧。“皇上临朝,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王德站在李世民的身边高声喊道。朝中百官纷纷向李世民行礼,然后便开始出班向李世民奏报天下之事。等处理完所有政务之后,李靖却站了出来。并且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如今臣已经过花甲之年。这段时间感觉身体大不如从前。”“当年在战场上留下的暗伤,如今也是隐隐作痛。所以臣觉得无法再为皇上效力,还请皇上恩准臣告老还乡。”李世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李靖竟然准备要辞官。而朝中的重臣更是没有想到,毕竟如今李靖可是位极人臣啊。第155章 关于鲤鱼的律法“李王兄为我大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朕又如何能够离得开李王兄你呢。告老回乡之事李王兄休要再提,朕是绝对不会答应的。”李世民开口对李靖说道。“皇上,如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康,朝中重臣个个都是国之栋梁,也就是说多臣一个不多,少臣一个不少。”“所以还请皇上恩准,让臣告老回乡颐养天年。”李靖再次开口向李世民恳求道。李世民最后迫于无奈,只能点头答应了李靖告老还乡。不过李世民的心中还是十分欣赏李靖这样做的。于是便开口说道:“李王兄急流勇退,将自己本能胜任之位让与他人。比那些明明不能胜任现在的位置,却不愿意退位让贤的人好得多。”“所以朕决定,李王兄可以辞去右仆射之职。但是爵位俸禄分毫不可少。如果有朝一日朕有求于李王兄,还需李王兄为朕再次领兵挂帅。”“只要臣上有一吸存在,就绝对不会看到有人妄想颠覆大唐江山。只要臣站得起身来走得动路,当然会为皇上在穿争袍。”李靖开口说道。李靖辞官的消息李恪并不知晓,仍然悠悠哉哉的向密州城。就在距离密州城不过百里的一个地方,李恪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一位渔民在打鱼的时候,打上来了几尾鲤鱼。而刚好被路过的官差发现,于是官差便准备治那个渔夫的罪。因为在唐朝的时候,天子姓李,象征为龙。鲤鱼也姓“鲤”,自然慢慢地被推向神坛。皇室之中以鲤为佩,兵符改为鲤符,成为圣物。平民百姓为避讳“鲤”字,只能唤鲤鱼为“赤鲟公”。如有私自捕捞贩卖鲤鱼者,按大唐律法应重责六十大板。这六十大板打下去,估计好人也会丢掉半条命。所以说不仅不敢在市场中贩卖,就算是渔夫在江河湖海中打鱼。也绝对会对这鲤鱼敬而远之。生怕不小心自己打上鲤鱼被别人看到,到时候只要人家到官府报官。自己的麻烦可就大了。如果像西游记中所写的那样,打上金色鲤鱼在大街上提着走。恐怕可就不仅仅是六十大板那么简单了。李恪问清楚了情况之后,便上前两步对那几名衙役说道:“几位公差大哥莫急,我看这位渔夫也非有意。”“况且并未伤了这赤鲟公的性命。现在就将他们放了也就完了,何必要如此小题大做呢”“你是哪棵葱,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信不信我将你一起拿了,让你与这渔夫一同受杖责之刑。”那名衙役横眉立目的对李恪说的。“这位衙役大哥不必生气,我也只不过是看那渔夫可怜,才来向衙役大哥求情。”“这里有几个铜钱衙役大哥拿着,找个地方和兄弟们喝上几杯水酒。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了。”李恪一脸笑容的对衙役说道。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看到李恪拿出了数十个铜钱,衙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伸手接过铜钱之后,便横眉立目的对那名渔夫说道:“今日看这位小哥的面子,哥几个就网开一面。如果有下次的话,定当两罪并罚。”那位渔夫早就已经吓得体若筛糠,如今听说自己已经没有事。自然是对那些衙役千恩万谢。等那些衙役走了之后,那名渔夫向李恪行礼说道:“多谢这位小哥相救,否则小老儿的这条命恐怕就完了。”“老人家不必如此,这不可捕杀鲤鱼的规矩确实不妥。有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