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拼夫时代完结了吗 > 190 定计

190 定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应宁日夜兼程地赶到了宁夏。


“杨大人,安化王叛乱已经平定了。”被派去先头探查的指挥同知回禀。


“已经平定了?怎么回事?”杨应宁十分惊奇。


“附近的卫所听到安化王叛乱的消息,第一时间带兵打过来平叛,都是杨大人的老部下。”指挥同知解释。


杨应宁松了一口气:“既然如此,就让官兵安抚百姓,修补城墙。”


紧接着,张永的先锋军进了城,正在视察民情安抚百姓的杨应宁,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张永的jūn_duì居然在城里贴告示,严禁士兵抢劫,掠夺民财以军法论处。


而且张永的这些部下还真都按照指示行事,军民和谐。


杨应宁不禁思索起来。


如果这不是张永装出来的,就说明张永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有原则的人?


至少比刘瑜有原则。


杨应宁决定试探一下张永。


张永见到杨应宁来访,十分客气地接见了他。


“还好杨大人的旧部得力,把叛乱平息了。”张永这话说得倒是有几分真诚。


如果真刀实枪这么干起来,虽然他只是一个监军,可是还是有很大危险的。


如今叛乱平息,张永只需要完成一些善后工作,无论从危险性来说还是难度,都大大降低了。


杨应宁不居功:“是各都司卫所得力。反应迅速,我是沾了他们的光。”


“杨大人自谦了,”张永一笑。“如今善后安顿百姓,还要靠杨大人鼎力相助,咱家对这一带不熟,有什么事还请杨大人指教担待。”


“张公公客气了。”杨应宁礼貌地回答。


张永突然蹙了眉:“说起来,这次叛乱的根源还是在刘瑜。”


杨应宁一听,就警惕了起来。


张永可是阉党的人,怎么会说刘瑜的坏话?该不是在给他下套吧?


所以。杨应宁哪敢接话?


张永却没管杨应宁什么反应,径自拍案大怒:“刘瑜简直是朝廷的一大祸害!搞出什么常例、罚米法。就是为了自己的腰包!现在整顿军屯,完全异想天开不顾百姓!真是岂有此理!”


此时他看着杨应宁,很希望杨应宁能附和他几句。


然而谨慎的杨应宁没有怎么做,他端起茶盏。静静地喝茶。


张永的这番话用意何在,杨应宁拿不准。


如果是为了给杨应宁挖陷阱呢?


在搞清楚对方的真实想法之前,杨应宁是不会表态的。


张永没有等到回答,也就渐渐消了火气,陪杨应宁寒暄了一阵。


杨应宁说要告辞,张永想送到门口,仍旧以礼相待。


回到自己下榻处的杨应宁,在狭小的院子里走圈。


他在思索张永到底可不可信,张永对刘瑜的不满到底有几分。


“大人。我打听到一件事。”杨应宁手下的随从禀报。


“什么事?”杨应宁问。


“我听闻张永此人很会经商,因此手下产业颇丰。难得的是,他从不欺行霸市。前些年江南水患的时候,还拿出不少银子帮助灾民。”随从回答。


杨应宁有些稀奇:“还有这样的事?”


刘瑜此人贪婪成性,到处搜刮银子,假如他手下有产业,欺行霸市不说,只怕都以权谋私搞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难得的是。张永居然能做到这一步。


“我还听说,张永进城的时候。给他的亲信部下都发了一笔银子,条件就是不准他们再向百姓索钱。”随从补充。


杨应宁陷入沉思。


翌日,张永拿着安化王造反的檄文来找杨应宁。


“安化王造反全因刘瑜而起,刘瑜的罪状清清楚楚列在上面,而且全都有理有据!”张永说着有些义愤填膺。


杨应宁突然反问张永:“那么张公公打算如何?”


张永微一沉吟:“这张檄文就是力证,如果拿去给皇上,刘瑜肯定罪责难逃!”


杨应宁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张公公远在宁夏,刘公公却在皇上身边,若论帝心,张公公毫无优势呀!”


张永一蹙眉,旋即明白杨应宁说得很有道理。


自己一旦这样做,只怕还没到京城,刘瑜已经在皇上面前说了十七八车他的坏话,到时候他连皇上的面恐怕都见不到。


张永叹息着离开。


杨应宁在屋子里反复踱步,终于下定了决心。


三月的宁夏余有微寒。


宁夏的善后安抚已经到了尾声。


杨应宁和张永亲自押送犯人东行,直到省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