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魁下载 > 剑魁 分节阅读 20

剑魁 分节阅读 2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推翻重写,又该怎么写“如何祭炼道心”这题,本来就问得很大,不容易答,再要把文章与纵横家学说关联,能写成现在这样已是极限。


想稳坐魁首,必定要语出惊人,言前人之不敢言,写前人之不敢,又要能自圆其说,有实修意义。可是道心祭炼已经是前人讨论无数年的问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谈何容易。


主考台上白益目光巡睃下方考生,见到李不琢面色变换不定,微微皱眉。


“这魁首我恐怕争不过了,难道就这样与两篇奇经法门失之交臂”李不琢深吸一口气,下决心般攥紧左拳,“这时候不争何时去争,纵使文章写得不好,又没能迎合姜太川,大不了再考一年,但错过这次县试,要再想获得灵枢真解与转丸篇,只怕再等十年都有没机会。”


李不琢闭目凝神半晌,睁眼时,把原稿攥成一团,干脆利落地抛开。


做完这一切,忽觉胸中滞涩豁然明朗,念头通达,忽然间福至心灵,提笔在草纸上写下几行字。


“有想是为祭,无想是为炼。”


“有想,时常拂拭道心,扫除杂念。无想,道心落于虚无,不沾杂念。此为祭炼道心。”


完成破题。


破题这句话一写下,李不琢顿悟一般,那些以前没有融会贯通的经义也突然想明白了,手中生花笔不停写下字句,行云流水,片刻就写下洋洋洒洒上千言。


写完后,李不琢一检查,发现文脉清晰,词句简练直白,朴实自然,已没必要再润色。


这时已到了黄昏,李不琢急忙铺开答卷,把文章誊抄上去。


用的仍是八分书,虽然所剩时间不多,写起来仍是不疾不徐,力求美观无错。


誊完文章,休息了半刻钟,主考台上余景山就敲响鸣钟,八位副考官与巡场官兵纷纷下场,收走答卷。


众考生纷纷离场,人头熙熙攘攘,有几人还在交流县试考题,李不琢又困又饿,闷头挤出考场,径直坐悬车回黎溪巷。


到了巷口,就见到扎双丫髻的女孩打着灯笼在桥头左顾右盼的,不时捏捏着膝盖,看样子站得腿酸了。


“在这傻等能近多少”李不琢走近道,“做饭没”


“锅里热着呢,怎么样”三斤抓着李不琢的手往回走,又是期冀又是担心的,问的当然是县试。


“凑合吧,中第应该没大问题。”考试时突然改变主意,没迎合纵横家学说,李不琢心里也拿捏不准结果,没把话说太满。


夜深,贡院内堂灯火通明,八位副考官伏案批卷,先批贴经墨义,达不到乙等的卷子,直接丢到一旁,修持部的文章已没有必要再看了。


堂上安坐的白益身为主监,有提录弃卷进行重审之权,却也不会到这些贴经墨义都不过关的弃卷堆里去寻遗珠。


八位副考官批完贴经墨义都合格的卷子,才会看修持文章,按文理,文采,书法等方面评定,有甲等的卷子,再交给坐在内堂中央案几边的姜太川定夺。


永安县每年县试童子名额有八十七人,按往年情况,一次县试千份考卷,甲等试卷数量不会超过五十,所以甲等试卷必然能中童子,待排完甲等试卷的名次,主考官就会到乙等卷子中抽取试卷,大致满意就批为中第,直到凑够名额为止。


这时姜太川已看过九份甲等考卷,突然右首批卷的副考官轻呼一声“真是绝妙”,随后就把题卷递给姜太川,请主考过目。


姜太川拿过题卷一看,点头道:“好魁首之才”


也不看糊名,接着说:“一定是符膺的卷子,符灵均当真收了个好学生,咦,贴经只错两题,墨义答的也都是堂堂正正的前圣之言,若无意外,这次魁首非他莫属。”


之后才翻开名字一看,果然就写着符膺的名字,忍不住看向白益。


边上的掌灯侍卫察言观色,心中暗道:“神将大人拿灵枢真解激姜大学士也拿出转丸篇,本以为这魁首会落在道家子弟头上,可眼下看来符公子必然是魁首了,神将大人这回可真是做了笔亏本买卖。”


“姜兄不妨等考卷都批完再下定论。”白益坐在左首案几边,双目似开似阖,虽是本次县试主监,却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姜太川摇头呵呵一笑,继续批卷,过了一阵,突然轻咦一声。


“这文章当称佳作”


第43章四十二:判卷


谁的文章


众副考官都停下批卷,等姜太川说话,姜太川看完那篇文章,沉吟许久放下:“这文章说的是道心祭炼,写的是自我实修,实际谈的却是时局大势,这份心胸格局实在万中无一,是魁首之才。”


说着翻开名字一看:“原来是何文运写的。”


“若与符膺的文章相比”白益问道。


“两份卷子贴经墨义相差无几,论文章的话”姜太川犹豫许久,“论文章也难分上下,但天宫开科举已十六年,却是弊端初现,炼气天赋绝佳者层出不穷,最缺的却是治世良才可惜。”


白益知道姜太川“可惜”的是什么。


果然,说完姜太川就看向符膺的卷子。


“符膺这少年尽得符灵均真传,本经阴符七术中我看他已精通五龙盛神,灵龟养志二术,在任何一县都能稳坐魁首,他为灵枢真解与转丸篇而来,一定势在必得,可惜今年却出了个何文运,这二人任谁屈居第二,都是埋没人才。不过符膺没受过挫折,多磨一磨也好,只望他切莫以为我是为避嫌才故意不点他为魁首而记恨我。”


言下之意就是要点何文运为魁首了。


众副考心中了然,继续批卷。


大半夜过去,千份考卷尽数批完,共计甲等考卷四十九份,暂定何文运第一,符膺第二,第三名宗泽昌是个四十多岁的老考生,第四名葛渊是永安县学医家学生


批完甲等考卷,定完前十,也没有李不琢的名字。


姜太川起身去找凑数的乙等卷子,身为主监的白益终于问道:“可有遗漏的卷子”


众副考官不敢怠慢,各自拿出之前批过,却有些拿捏不准的卷子。


白益起身一一看过,看到一篇题卷时,回头看向姜太川:“姜兄,这份卷子可以再看看。”


姜太川神情一动,拿过卷子一看,是李不琢的卷子,咦了一声:“竟然贴经全对,怎么判了乙等”


批卷的副考官答道:“这卷子贴经全对,的确是下官平生仅见,这考生墨义也答得极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