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再造大唐盛世 > 第711章 米价战争,越王有挂

第711章 米价战争,越王有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是长安百姓对乾元重宝的不信任,让乾元重宝日发的贬值。


说到了粮食价格,顾况拍桉说道:“都是这些囤积居奇的奸商!”


如今安史之乱平定,漕运虽然还没能完全疏通,但是运送到长安的粮食已经不算少了,足够长安百姓消费的。


而越王入长安后,也从陇右带来了不少粮食,可是长安的粮食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一些陇右的商会,会按照平价销售粮食,但是很快就会被人抢光。


如今长安百姓都知道了,长安粮食价格高,都是因为几个大的粮食商人囤积居奇的结果。


一说到这里,顾况更是义愤填膺。


韦应物只能苦笑,这囤积居奇的事情,他京兆韦家的大宗就在做这个事情,韦应物如今是他这个支脉唯一出仕的,他严令家人不能做这个事情,但是他可管不了大宗的事情。


不仅仅是京兆韦家,几乎所有长安的大族都参与到了这场粮价贸易中。


粮食这个东西,本来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玩的。


长安的纲粮体系,从江东收取的粮食,通过大运河漕运运送到长安。


最好的米先被朝廷挑走,这些是给皇帝、勋贵和百官用的粮食。


在第五琦钱法改革之前,百官的俸禄都是分成禄米,丝绢和折钱几个部分的。甚至在夏季还会赐冰,冬季还会发炭。


但是在第五琦主持了钱法改革之后,全部折成相应的钱,普通官员不再发放这些实物的俸禄了。


但是皇宫所需的粮食,以及朝廷勋贵,高官的粮食也还是直接从纲粮里支取的。


另外长安城附近戍卫的jūn_duì,朝廷官办工坊的匠人,负责工部项目的徭役,这些也都是要吃粮食的,也都是要从纲粮中支取。


只有等朝廷剩下的粮食,则会由户部负责,直接在码头上榷卖。


不过这个榷卖也是需要入场券的,只有长安城内大的粮食商人,才有资格购买这些粮食。


顾况说道:“按我说,就应该恢复太宗时期的旧制,该有官府直接卖粮。”


韦应物摇头说道:“顾兄你还是想的太简单了,太宗年间长安城才多少人,十万人出头,如今京兆府最近清点的,长安城都几十万人口了。”


“太宗年间的官府售粮之所以搞不下去,还不是因为成本太高,贪墨太多,那些官办的粮店在好好的粮食中掺石子沙子,然后中饱私囊屡禁不止,每年朝廷还要支出大笔费用养这些蠹虫,最后专卖才被废止,改为榷卖粮商,由粮商卖粮给百姓的模式。”


顾况想要反驳韦应物,可又点点头,他去过汴州,巡视过地方,自然知道这些官吏是多么的贪婪。


太宗年让粮食专卖,是为了让百姓能吃到平价粮食。


但是这些胥吏会在好好的粮食中掺沙和石子,就算是平价出售他们依然能贪墨一大批粮食。


太宗曾经查了很多中饱私囊的胥吏,可是其中利润实在太大,总有人铤而走险,而且这些胥吏向上贿赂,几乎将整个户部都拖入了腐败中。


最后到了高宗年,官府粮店几乎没有百姓去了,这些粮店卖的粮食,石头已经比粮食多了。


百姓需要从这些粮店背后的黑市粮店加价购买粮食,这也让长安百姓怨声载道。


高宗这才改了这粮食贩卖之法,从专卖改为了榷卖给粮商,再由粮商出售给百姓。


这些粮食商人几乎都是勋贵和大族家中出资,这些人一出手,胥吏的黑市粮店纷纷被查封,又清理了户部中贪墨的官员,长安的粮食价格立刻稳定下来。


可是高宗朝的制度实行至今,这些粮食商人互相联姻,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长安的粮价几乎被他们所操控。


如今乾元重宝大跌,这些粮食商人就纷纷抬高粮价,高价出售粮食。


然后拿着这些钱去其他城市购买粮食,都赚的盆满钵满。


王成伟也有些心虚,在越王入长安之前,玩家商人也用这套模型套利不菲。


三人还在说着长安粮价的问题,户部已经出手了。


所有长安附近的商人玩家都接到了一个任务:


【粮价战争,向长安运送粮食,以低于市场价格倾销粮食。】


【任务奖励1:根据倾销粮食量,获得经验奖励。】


【任务奖励2:排名前十的玩家,可以获得长安粮商榷卖资格。】


【任务奖励3:向长安运送粮食超过五百石的玩家,将获得史诗级称号“粮价捍卫者”,及相应论坛徽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