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肖战的帮助下,脸色开始恢复正常,明月也就没有出声打扰。
过了一会,清风吐出一口泛青的淤血,感受到伤势好了大半,连忙说道:“多谢,我体内的毒力已经祛除干净了”
说完,又转向明月,摆出一张笑脸,道:“小月姐,我没事了,你不用担心”
“谁担心你了,哼”
明月默默收起手上的“玉蟾解毒丸”
清风见状,暖心的傻笑两声。
站起身来,又面向肖战,抱拳行了一礼,道:“刚才三番两次的,劳烦小兄弟出手相助,南宫清风实在是感激不尽”
“不客气,你们快走吧,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还有人过来”
肖战摆摆手,有一起力克强敌的情分在,肖战对他们的印象,亲近不少。
清风略作考虑,解释道:“嗯。净世教是邪教,哪敢大张旗鼓的出现。我是南宫世家的弟子,南宫清风,这是大江盟的司徒明月,不知道小兄弟如何称呼”
“哦,我是肖战,武当派的,这是我妹妹阿梨,我们武当派,在三山县清泉山的道观上。”
肖战故意说的详细点,仔细观察清风的反应,见清风听到三山县并没有特别的反应。
暗自思量:“他好像并没有听过三山县,似乎也不知道我们武当派宋子毅真的在骗我想抢经书的难道并不是南宫世家”
想到那套黑色劲服和令牌:“看来那个堂主,那个带杀字的令牌才是重点。”
南宫清风嘴里客套着,说道:“久仰,久仰,这次出门匆忙,下次我一定专门登门拜访,表示感谢。我们要赶往昌武城,你们呢”
“我们也要去昌武城,找师傅”阿梨在旁边答道。
“那要不一起赶路如何,我南宫世家和大江盟,在昌武城都有分舵,到时候我也好一尽地主之谊,感谢肖兄弟的救命之恩。”
清风闻言大喜,难得路上遇到这么一个武功高强,满脸英气的少侠,有他在身边,应该安全不少。
“好吧”
肖战考虑了一下,决定和南宫清风一起,如果真的是南宫世家在对付师傅,正好可以以他们作为人质。
远处,突然一群飞鸟被惊起,吸引了肖战和南宫清风的注意,肖战和南宫清风对视一眼:“有大队人马过来了。”
“嗯,敌我不明,我们还是走小路吧”
南宫清风招呼司徒明月,快速收拾了一点东西,就和肖战一起,往官道旁的树林里面走去。
“啸天”
肖战轻声喊了一下,指了指地上的脚印,啸天闻言,拿尾巴慢慢把脚印扫掉,一行四人进入树林,身影逐渐消失不见。
“吁”
不一会儿,三十多骑,停在南宫的马车面前,俱是白袍银甲,英气逼人。
为首的骑士,举起手来,朗声道:“四处查看一下”
身后的骑士散开,三三一组,在四处查看。
“报告统领,四处查看过了,这辆马车应该就是南宫清风的马车,车里面还有南宫世家的东西,南宫清风和司徒明月不见踪迹,另外还有十多具尸体,据检查,应该都是净世教的教徒,以及净世教十二护法之一的朱婆婆”
“哦”
青年统领来了兴趣,走到收集起来的尸体面前,仔细检查了一下。十二个教众都是被一掌打死,掌劲刚猛。朱婆婆是被利剑贯穿胸口,然后再被一掌拍死。
“看来是净世教在埋伏南宫清风,然后有人黄雀在后,只是南宫清风他们,到底是被人救走,还是被其他人抓走了呢”
找不到人,可就不好回去向都指挥使交差了。
“小五,你领一队人,带着这些尸体回去,快马加鞭的回去,先向都指挥使大人报告发生的事情,剩下的人,加大范围,随我再去附近查找,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第三章 风雨欲来
明月和清风偷偷离家出走后,大江盟盟主司徒正阳发现女儿不见,猜测到,她可能去寻找南宫青云。
数月前,南宫青云外出游历,来过武陵郡下的双湖县,因此,司徒正阳休书一封,让武陵郡的徐主教,帮忙去查看一下。
徐主教修书给武陵郡的郡尉刘大人,和都指挥使陆大人,让他们安排人去帮忙寻找。这一队人马,就是都指挥使的亲军,从昌武城向双湖县的方向赶去,刚好和南宫清风他们错过。
“肖兄弟,啸天好有灵性啊,你们培养的真好”
清风看见啸天在身后,把他们的脚印扫掉,忍不住赞扬到,有了啸天,他们被发现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呵呵过奖了”
肖战干笑了两声,他平时忙于练功,啸天基本上是阿梨和师傅在训练,扫脚印这种技能,也是张长青训练啸天学会的。
“也不知道师傅现在在干什么,希望不会出什么事吧”
昌武城内,一青衣女子面罩薄纱,带着丫鬟,迤迤然从张长青旁边走过,张长青顺着眼角的余光,微微扭头,目光下沉,好像在看四周的环境。
[这儿的风景真大,呸,真白啊]
张长青轻咳一声,道:“黄教谕,你看那个酒楼怎么样今天去藏书馆借书,能够抄录到八极拳,这本顶级的炼体术,实在是多谢黄教谕帮忙,中午我做东,我们好好喝一杯”
八极拳乃是张泰岳所创,可修炼至化劲,据说张泰岳创八极拳时,已经修炼至化劲以上。虽说炼体术的珍贵程度比不上内功心法,但是像这种武功,如果没有黄教谕儒教的背书,张长青也是不可能抄录的。
见黄教谕没有回应,张长青回头,发现黄教谕正扭着头,看着女子远去的背影
“你个老色狼。”
张长青没有出声,目送女子的身影走远,逐渐消失不见。
“一枝红艳露凝香”
黄教谕嘴里轻轻念叨,不愧是正经的读书人。
张长青重重咳了一声,道:“黄教谕,不如我们中午就去那个酒楼,你看如何”
“哦,那黄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刚才想到某些事情,还请张训导莫怪。”
黄教谕收回目光,面不改色的解释道,不愧是儒教中人。
悦来酒楼。
张长青和黄教谕在二楼要了个雅间,靠窗坐下,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远处传来的叫卖声,张长青忍不住心生感慨:“想不到昌武城竟繁荣至此”
“昌武城号称九州枢纽,依靠长江水利,是整个武陵郡,乃至整个荆州最繁华的地方。”
黄教谕做为武陵郡人,也是满脸自豪,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童子试之后,正是昌武城最热闹的日子,到时候各种诗会、酒会在这青楼画舫上举行,正是我辈读书人,一展风流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