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魁星穹铁道 > 剑魁 分节阅读 18

剑魁 分节阅读 1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半晌,燕赤雪笑了:“逗你的,我告诉你啊,你一定要拿下魁首,梨溪巷那院子也蓬荜生辉,日后我租给别人,就能挂个魁星居的牌子,一月三金铢怎样十足的划算买卖。”


“接着走了”


燕赤雪抛出惊蝉剑。


李不琢接住时,她一振缰绳,枣红马唏律律叫唤一声,向前奔去。


李不琢连忙举剑招呼。


“你剑不要了啊”


“我从不使剑的”


燕赤雪头也不回。


哒哒的马蹄声迅速远去,李不琢看着燕赤雪束成利落马尾的青丝在风里扬起又落下,手僵在半空许久,才放下了,连鞘的剑柄上青丝缠缑,还有余温。


真轻啊。


“卖你舍得啊”


“舍不得。”


“我也舍不得。”


拇指摩过鞘口,摸到几道刻痕,李不琢低头一看,包铜鞘口上錾了个铜钱大小的“燕”字。


枣红马疾奔城外。


燕赤雪回头一望,新封府泛着青石冷光的城门下人流拥挤,形形色色都是陌生脸孔,风突然刮眼了,她抬腕擦了擦发红的眼眶,一吸鼻子,调转马头离开城门。


冷风迎面,少女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低哑说了一句。


“不再见了。”


第38章三十七:圣人徒孙


七日后。


黎明前,梨溪巷一六号后院灶房里亮起了黄蒙蒙的灯光。


李不琢打着呵欠对灶前忙活的三斤说:“考场前卖吃食的小贩多的是,何必自己早起来做”


“吃坏肚子怎么办,又费不了多大功夫。”三斤往灶里放柴火,头也不回,“保单、号牌、准试凭证、笔墨砚台都放考篮里了,你看看,漏掉什么没。”


李不琢拿出考篮一翻,皱眉道:“那套文房四宝呢”


“你别用那个呀。”三斤回头责怪道:“县试考完,还有府试州试呢。”


李不琢眼皮一翻,没理会三斤这小气劲儿,到书房拿了听潮石砚、生花笔、金箔药墨放进考篮,忽然眉毛一跳,往花梨木考篮夹层里一摸,掏出把干果道:“谁叫你放这个的携带考场明文规定之外的东西都算舞弊,我没跟你说过”


李不琢把干果捡出小半斤,两掌夹住铁球般硬的核桃一搓,就把肉取出来吃了,县试时一日都不能饮食,得提前吃些管饱的,但也不能油腻,不然考到一半便口干舌燥,影响答题心境。


片刻后饭桌上摆了大碗羊奶酥酪,一斤麻饼,李不琢吃到八成饱,三斤斟了半盅泛着淡红色的粢醍酒:“喝了,讨个好彩头。”


粢醍酒别称仙人酿,醮仪上经常用到,价钱不便宜,一盅的量快卖到一银铢了。


李不琢一饮而尽。


换上月白色考生服,便提上考篮出门。


天色漆黑一片,瓦缝间积水滴答落下,走出巷口,栈道云桥间巡视的皂衣们佩刀带戈,提着灯笼,腰牌撞击刀鞘哗哗的响。


远处高低错落的楼台间,行人蚂蚁似的熙攘拥挤,喧闹声隐隐传来。


三斤跟在后面突然没了动静,李不琢回头,见她盯着东侧那道云桥发呆。


三斤收回目光,低声道:“那几个耍大木人的戏师好久都没来了,怎么都走了呢”


“总在老地方卖艺,任谁都看腻了,走吧。”


李不琢催了一句,转身离开,三斤低下头小声自语:“鸦师父也是,燕姐姐也是。”


县试考场坐北朝南,南辕门下仪卫高举“考场重地,闲人免入”的木牌,辕门外,每隔十步便有县兵手托火器阻挡百姓靠近,只许考生进入。


但县试考生可不少,此刻在辕门外等候的人头黑压压一片,估摸着不下千人。


考生也有阶级,譬如世家子弟,或永安县学的学生,便有人接引着站到靠前的位置,开考场后能优先进去。


人群外,李不琢回头对三斤道:“就到这儿吧,回去等我消息。”


“我在这等。”三斤四下看去,还是头回见到这样的场面,额头都冒了细汗,几缕绒绒的鬓发搭在脸颊边。


“你看着怎么比我还担心这也没个休息的去处,你回去等着,考完回来得黄昏后了,饿了一天,总不能连口热饭都没得吃。”李不琢道。


三斤犹豫了一下,点头说:“没漏东西吧”


“你都问十多遍。”李不琢拍拍三斤左肩,回身挤进人群。


来考县试的考生良莠不齐,大半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女,高矮胖瘦都有,也有不少中年人,甚至李不琢见到几个白发苍苍的拄杖老者,看模样一蹬腿差不多就要嗝屁,嘴里还念念有词背着经文。


县试考场有圣人泥像与法家金印压制,对考生精神体力考验极大,可李不琢一圈儿看下来,许多人脚步发虚,书呆子似的没半点精气神,显然没达到内壮境。


这些人过县试希望自然渺茫,据说每年县试都会有十几人死伤,可前仆后继来撞天门的人一年多似一年,这已不能简单地“碰运气”三字解释,或许就如飞蛾扑火般,活这辈子就为了个盼头。


李不琢视线越过人群,见到西面有人举着“永安县学”的牌子,挤过去,却见到原来永安县学里的一众学生众星捧月般围着个面容陌生的少年,相对而言不远处的何文运竟被冷落了。


少年面带微笑,言谈间竟有名士之风,李不琢远远听了一阵,心道:“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这少年言谈间对飞箝术运用自如,原来是纵横家后人。”


所谓“飞箝”,是纵横家话术,言谈间随意就能牵着他人鼻子走,让他人心生敬佩。


李不琢眼睛一扫,看到白游,过去问道:“那是谁”


“李兄来了”白游回头见到李不琢,感慨道:“这位是纵横家符膺,身份可了不得。”


“嗯”李不琢还是头回见到白游心服口服。


白游道:“其实以李兄的才识,虽然你嘴上不说,但你一定想争魁首,这话不假吧你可别说没有。”


见李不琢不否认,白游又摇头道:“可兄弟我说实在话,你可知道为什么县学上下,包括沈教授都默认今年魁首必是何文运此人是何家旁支子弟,前朝未灭时何家祖上可是出过进士七十位,举人两百的,可惜二十年前家道中落不曾想,在河东县落马坡这一脉旁支出了何文运这个天才十岁就通读儒家经典,倒背如流,再读谶纬化入道家,去岁盂兰法会,他和三位道家童子论道完胜,辩至一人吐血。”


李不琢一抖眉,通过县试的炼气士才可称童子,这么说来两年前何文运学识就已远超一般童子了。


白游说着嗤一声:“若非他爹是个食古不化的老顽固,还对前朝有些愚忠,压着何文运不让他考炼气士,不然凭他的才学,定然已中了举子。拿个县试魁首对他来说,如探囊取物。”


李不琢沉吟不语,何文运是何凤南的侄儿,少时在沧州读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