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年代福宝妻全文免费 > 重生年代福宝妻 第37节

重生年代福宝妻 第3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懒得干都不行了,明天全村出动除草。”


“啊呀,我都忘了,那你明天去学校吗?”


“不去了,在家里挣公分。你还没吃饭吧,咱们明天再聊,我先回去了。”


“好吧,明天咱俩一起。”


对于张红梅来说苦难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第二天一早。张红梅给羊添了豆秸子,刘二丫也到了,她手里拿着小锄头。


“红梅你也得带着小锄,咱们只能用小锄。”


“知道了,一会儿就去找,我刚浇完水,还没吃饭呢,二丫姐你来点不?”


“我吃过了,你也别吃太多了,一会儿蹲着除草不舒服。”


“好嘞,我吃完了,咱们走吧,要不该晚了。”


整整十天,一村人都在除草,庄稼长得不好,就连野草都扎不下根去,除草倒是挺省劲的。


二愣子来找过张红梅,说他经常去陷阱看,还真没啥收获,一个劲的说还是张红梅和二丫的运气好。他咋就碰不上呢?


高粱地的草都是女人们除的,主要怕使不好锄头伤苗。


张红梅也不知道啊,不过除完草张红梅就去了红薯地。倒不是去看陷阱,而是看看红薯长的怎么样。


马上就要割麦子了,不过大家都很沮丧。麦子抽穗时根本就没有下雨,等到该灌浆时还是没有雨水,所以麦粒都瘪瘪的,估计收不了太多的粮食,连交公粮都费劲。


红薯长得挺好的,至少比村里的好。陷阱真的没有动静,不过这样正好,省的糟蹋粮食。


张红梅回家拿着镰刀去了刘茂才家,自己的镰刀太钝了,请刘茂才帮着磨磨。


其实张红梅会用镰刀,以前用过,帮妈妈割过草。


割麦子是又累又扎漆还热。要是有收获还好,可是现在虽然不能说是颗粒无收,但是也差不多了。


一片片的麦子割倒,后面的人捆成捆,还有人过来挑去打麦场,年纪大的人在打麦场晾晒,年纪小的捡麦穗。反正是没有一个闲人。


现在大伙已经接受了干旱的现实,也不会下雨,所以今年是麦收最慢的一年。大伙也就没有那么累了,可以歇着干。


张红梅是负责割麦子的,一直弯着腰太累了,汗水把衣服都浸湿了,特别的不舒服。但是她却觉得比捆麦子好。二丫她们两个换着来,所以比别人还是轻松的。


中午都是在地里吃的饭,都是早上自己带过来的,大多数人都直接躺在麦子上,可是张红梅受不了,最后只好委屈的坐在地上歇会。


没敢带灵泉水,怕别人跟自己要水喝,真是委屈到了自己。休息了一个小时,又开始繁重的割麦子。


年纪大的一边晒着麦子,一边叹气,这麦子都没有多少粒,可咋活啊。


可是不管怎么难受,已经这样了,估计今年连麦种都没法留了,太瘪,能不能发芽都是问题。


第77章 77麦收


终于天黑了,今天一天全村出动也就割了一百亩地得麦子,刘茂才亲自带着人负责守夜,倒不是怕丢,就是天气干燥,怕失火。


张红梅把手电给了刘茂才,这当个村长真得不容易,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得守夜,要命了。


在空间里泡完灵泉水,感觉自己满血复活,犒劳自己,好吃得做了一桌。油焖大虾,清蒸鲈鱼,红烧牛肉,还有一个汆丸子。总之都是肉。


强打着精神吃完饭,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太累了,张红梅都打起了小呼噜。


睡醒起来才收拾的厨房,把剩下的菜都放进库房里存储食物的隔间,好东西不能浪费喽。


地里的花生也该除了,自己慢慢来吧,反正不急。


只拔了三分之一就不干了,接着睡了一觉,为了明天养精蓄锐。


再次醒过来决定蒸包子。明天中午饭就是它了,方便还好吃。


一连五天终于把麦子收上来了。前几天一共打了将近两万金的麦粒,最后一天的麦子比以往的多点,估计到最后能打两万五千斤就忒不错了。


交公粮就得两万斤,剩下的五千斤除去留种六百斤,队里还得留下机动的粮食,一个人最多也就能分二十斤就不错了。这可是一年的口粮啊。


全村人都垂头丧气的,打不起精神来。王红喜开会动员工作也没啥效果。大部分人都开始进山了。


这样不行,麦茬子地还没种呢?赶紧又开会,凡是没有晾晒麦子的都下地打红薯垄。


“队长,这都一滴雨都没有,种地也没有收成,还不如进山准备吃的呢。”


刘茂才满嘴的火泡,可是现在村民的心散了,就是勉强上工也都是懒洋洋的消极怠工。


河里的水位都下降有一米半了,村里的那口老井倒是能打水,村里开会警告大伙要节约用水,全村人都生活在恐慌中。


直到最后一次也就是麦收后的第三天开会老太太亲自主持,很简单就是:进山固然好,可是上辈人伤了残了,死了的有很多,现在干旱,山里也好不到哪里去,动物们也要活着,那么它们很有可能下山。再说,虽然干旱,但是地里的红薯还是有收成的。没必要冒险。


大伙听完后都一阵后怕,是啊,每年都有人受伤,有人死,冲动了。


之后王红喜的工作就顺利了,组织分派活计。女人们去红薯地掐秧子,男人们还是打垄挑水,孩子们浇水。


可是因为干旱,红薯秧子也不茂盛,能掐下来的不多。


张红梅找到刘茂才“三大爷,山里的红薯地我也没打算是自己的,你开会跟村民说说吧,咱们可以去那里掐秧子,可是比咱们地里的茂盛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