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九月份, 天气没有之前那么闷热,路旁变黄的银杏树吹响了秋天的号角, 这也是林城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
九月二十八号是林城一中的一百周年校庆。
作为林城一中2006届的高考状元和优秀校友, 许听和沈言朝提前一周就收到了母校的邀请。
收到邀请那天,她和沈言朝商量了一下,就决定腾出一天的时间去参加校庆。
毕竟林城一中承载了两人太多太多的记忆。
很快就到校庆那天,这天天气很好, 万里无云, 阳光也格外的炽热。
南湖花园离林城一中并不是很远, 开车不过半小时就到了。到门口的时候学校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有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还有受邀来参加的校友。
因为是百年校庆, 林城一中很是重视,邀请的人很多,校史馆前聚集了很多人,讲解员在介绍林城一中的历史,能看到陈列着各种关于林城一中所获得荣誉的小型展览。
两人没往人多的地方走, 而是并肩随意地校园里走着, 能看见篮球场上一群穿着球衣的男生正在打篮球, 还有三三两两成群的学生在阳光下追逐打闹, 偶尔能听见他们一两句的交谈声。
“好开心校庆过后就放假了。”
“开心什么,放假就是换一个地方写作业。”
“下午放学我们去吃那家冰沙吧。”
……
慢慢走着, 许听抬眸看见不远处的教学楼,忽地出声:“我们去进去看看吧。”
沈言朝点头。
两人进了教学楼里, 正午的阳光铺满了走廊。
上了楼梯, 到来四楼, 站在走廊想外看能看见校园的大部分全貌。
走廊的尽头上面挂着一张班牌——
高三一班。
到现在她还是没有弄清楚教室究竟是怎么安排的, 与高三一班仅有一墙之隔的是高三十一班。
因为是全年级最好的两个班,挨着一起似乎也没有那么奇怪。
现在教学楼里没什么人,学生都出去参加活动去了。
教室里空荡荡的。
许听来到高三一班。
时隔九年,教室的布局似乎和记忆中的没什么变化,只是一些地方被翻新了。依旧是那间教室,淡蓝色的窗帘,天花板上是白色的吊扇,让人不禁会猜想它会不会某一天就突然砸落下来。
书桌上依旧摞了各种各样的书,甚至连地上都是,黑板上还写着看不懂如同天书的数学公式。
只是原本写满各种文字公式的墙壁已经被粉刷的干净,书桌也被重新换了一批。
好像哪里变了,又好像哪里没变。
恰时一阵风吹起,桌上的书本、试卷,被吹得哗哗作响。
她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夏天。
许听环视一周,最后视线落在靠窗第三排的位置上。
这是她高三坐了一年的位置。
这个位置能看见最好的夕阳和晚霞,也能看见偶然从这里经过的沈言朝。
最看好的晚霞总是在燥热的晚自习出现,最想见的人也是在最不经意间撞进视线里。
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
时间回到2009年,那些泛黄的记忆现在回想依然清晰。
高三那个夏天比往年的任何一个夏天都要闷热,树上的蝉鸣也比哪一年都聒噪,教室窗外梧桐树疯长的树枝也挡不住夏日猛烈的阳光。
她还记得她趴在堆满书的课桌上,不经意间朝窗外看去,就看见穿着白衬衫的少年从窗外的走廊上经过,阳光被树枝割成不规则的光斑,散落在少年的清冷的眉眼上。
画面一转,许听抬头,就看见沈言朝不知什么时候中站在窗外看她,他今天依旧是衬衫西裤。
眉眼清矜疏离,长身玉立站在窗外,一如当年。
蓦然间,两人的视线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撞在一起。
那瞬间她感觉自己那颗平静无波的心脏猛地不受控制地跳动起来,似乎要从胸腔直接跳出来。
心血涌动,无法平静。
猛然惊觉,那些关于沈言朝的记忆,过了那么久的时间,她都没有忘记。
记忆被拉回那个夏天,透过空荡的座位她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树枝上的蝉鸣声叫个不停,晚自习的晚霞依旧好看到晃眼,浅白色的教学楼被晚霞染成蔷薇色,天边是浓郁的深紫色和橘黄色相融。
“快看!”
伴随着一声惊呼声,许听从题海里抬起,怔怔地看向窗外。
穿着白衬衫的少年从窗前的走廊再一次经过,他身后是燃烧的天空,他不经意地扫了眼旁边的教室。
视线接触的那一瞬间,原本平静无波的内心顿时变得兵荒马乱。
等她再次抬起头时,窗外的人已经远去,橘黄色的天空也渐渐变成绛紫色,怅然若失之间就瞥见写满某人名字的草稿纸。
她心里一惊,连忙拿起书将草稿纸盖上。
霎时间,心跳如鼓。
最后的最后,那页写满他名字的草稿纸她最终还是没有被她扔掉。
而是被她小心翼翼夹进了书里。
……
下了楼,许听在一片空地上停住了脚步,忽地出声:“就是在这里。”
“嗯?”沈言朝侧眼看她。
“那个纸飞机就是在这里捡到的,你可能都不记得了。”许听的声音很轻,像是陷入到回忆中,“当时你和好几个男生就站在走廊上,我站在楼下,我看见你和别人在说话,但没看到我。你肯定不知道,当时我在偷偷看你,就看你把刚发的试卷折成纸飞机扔了下来。”说到后面她的声音带着不明显的笑意。
那时,许听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怕被人发现就假装在等人,但视线还是忍不住往他的方向看。自以为隐蔽,但是要是有人在场的话,肯定知道她在看谁。
过了一会儿,就看见有一个用数学试卷折成的纸飞机从半空中盘旋而下,最后落在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