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公主喜嫁讲的什么 >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31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3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到这个时候刘琰就觉得自己读书太少了,满肚子的话倒不出来。


写牡丹的诗,也看到过,念过。可是现在不是想不起来了,就是觉得并不恰当。


好象有一句写的是,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这是写牡丹吗对着这么美的花却想着别的烦忧事,太不对不起这美丽的花儿了。


对着花不好好的夸,偏要借花抒愁肠,反正刘琰觉得自己不会干这种事儿的。


这花儿就算有人精心栽培,能在入秋的时候还开花,可再怎么养护,也只能开这么几天,就该趁着花开的时候使劲儿赏,尽情的夸嘛


“这些花儿果然好看。”


赵语熙比她更懂这里面的门道。


这些牡丹八成是为了中秋节宴预备的,总不能只摆菊花一样儿吧,那也太孤清了些。花匠们花了偌大气力,让这些花在本不是花期的时候盛开,其实皇上到时候未必会注意到这些花草上头,这些人也可能得不到任何恩赏。


这宫里人人都是这样,希望再小也是希望。那些读书学武的人,大概也是一样。学成本事,然后报效皇家。


对着一样的花,几位公主想的东西全不一样。


刘芳正在想,想带两盆回去摆,可是选什么颜色呢红的很好,黄的也不错


不知她又想到了什么,站在那儿怔怔出神,半天一动都没动。


刘雨则已经看中好几朵花了,指挥着人给她一一剪下来,拿了一朵最大最红的往头上一比。


“二姐,你看我戴这朵好看吗”


说实话,花比脸还大。


赵语熙当然不能实话实说,只说:“这花与妹妹今天的衣裳不衬。”


“也是”刘雨今天的嫩绿宫装加金线织的云肩,确实与这朵大红花不大相衬。她放下这朵,又拿了一朵碗口大的黄牡丹:“这朵呢”


赵语熙这回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说实话,刘雨这身衣裳再插这花,活象夏天夜里常见的一种虫子,绿身子,头则发褐黄,烟熏都不怕,一见亮光就要命似的扑。这种虫子有时候能长得很大,象大蜻蜓似的。哪怕傍晚时把整个宫院熏过一遍,晚上一点灯,纱帘上还能扑满这种东西。


赵语熙亲自挑了两朵牡丹,花都不大,这种牡丹有个名目叫千头牡丹,花小但开得密,一丛花不说能开一千朵,百余朵是有的。


这花粉中透着些嫩生生的白,放在一堆姹紫嫣红的牡丹花中很不起眼。赵语熙将花替刘雨插在头上,两朵花正好一边一朵,这花衬着少女娇嫩的面颊,正是相得益彰,比刘雨自己挑的强出不知多少。


“素淡了些。”刘雨自己瞧不见,转头问刘芳她们两人:“我戴这花如何”


刘芳回过神来,点头夸她:“不错,这花正配你今天梳的头。”


刘琰和刘雨自从上次扇子的事情之后就不怎么说话,现在刘雨问,刘琰也只说:“比刚才那两朵合适。”


刘雨就美滋滋的把这句也当成夸奖了,转头吩咐身边跟从的人:“去,寻个会画画的人来,我要把今天簪花的情形画下来。”


刘芳笑着说:“明明只有你一个人簪了花,我们可没有。”


“那就都簪上嘛,让人画下来,以后还可以拿出来看,记得咱们今天在这儿赏了秋天的牡丹花。”


虽然两个人不对脾气,可是刘琰觉得刘雨今天这话难得有道理。可不是么,二姐之后是三姐,姐姐们都会一个个嫁出去,下回能这么凑在一起赏花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嗯,那咱们都簪上。”这么多牡丹看得人眼都花了,这事儿最好还是托给二姐姐,没看她给刘雨选的牡丹就十分合适吗


刘琰戴了一朵云红的,刘芳则簪了一朵金蕊,赵语熙给自己挑的是一朵粉奴香。


画师匆匆赶来,就在这么一个闲逸的午后,替四位公主绘了一幅簪花图。


第六十四章 有喜


隔了数日之后刘琰又听说了那个宫女绿丝的消息。她保住了性命,不过被发落到长巷去了。那里都是犯了错的宫人劳作受苦的地方,永远洗不完的破被旧衣,吃喝用度真不比外头乞丐好到哪里去。在那儿的人,可没有二十多岁就能出宫的说法了,什么时候能出宫,得看宫中有没有什么大喜事,没准儿会开恩,放人出去。


可那时候人做活都做得废了,好些人腰直不起,有人手不能动弹,有人腿废了宫外又没人可投靠,出去反而是个死,那会儿他们反而愿意死在宫里。


这些事没人跟刘琰说过,但刘琰就是知道了。


很多人都觉得,不告诉孩子,不让他们看见,他们就不知道了。


其实不是的。


孩子们并不傻,他们有眼睛,有耳朵,能听到许多大人都未必会注意的话,能看到一些别人注意不到的事情。


长巷,其实刘琰去过的。


那是刚进宫没有多久的事情,她一通乱跑,把人都甩掉了,然后自己迷了方向,走错了路。


那会儿是大正午,日头毒得会把人晒脱皮,长巷的人都不出来干活,长巷里一股馊臭的味道,到处都空落落的,一个人影儿都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只有那些扯得乱七八糟的绳子,还有绳子上晾的一件件破衣烂衫,悬挂在烈日之下。


刘琰回来做了一晚上的恶梦,她梦见那绳上挂的是一个个人,一动不动的。


至于绿丝进了长巷的事情,她也听说了。不用问是哪里听说的,宫里永远不缺说话的嘴。


有些可惜。


她还是和前些日子一样的想法。


有些可惜了。


多漂亮的姑娘,声音也动听,象黄莺鸟。


以后大概她也会变成长巷里拴在绳上的一块破布吧。


即使如此,别人还说绿丝运气好,因为她虽然贪心,被人怂恿指使,但是好歹她保住了性命。其他与此事相关的人都死了,不止宫里的人,还有宫外的人。


看似很简单的一件小事,宫女想被皇上看中,唱了首曲子,谁知道后面会死那么多人,刘琰模糊的听到林夙他们说了一句,说那几天狱里头都关满了。不过没几天就全空出来,因为全杀光了嘛。


所以不光长巷的绳上会挂着人,这宫里每一处宫院的大门都会吞人,吞进去不吐骨头的那种。


刚进宫的时候,刘琰不喜欢这里,那时候多半因为怕生。


现在她还是不喜欢,不是因为怕生了。


这里每个人都得小心翼翼的活,一步走错就再不能回头了,没有人给你犯错的机会。


当然,刘琰是例外的,别人知道,她自己也知道。去年上元节她被灯穗缠着手,随手一挣结果打在皇上脸上。换个人再是无心之失这也是大错,哪怕曹皇后失手,也得向皇上请罪。但刘琰就例外,皇上反过来问她手疼不疼,有没有被丝绳割着,焦急的不得了。


都是公主,换个人试试哪怕是刘雨,不跪下这事儿肯定过不去。


所以二皇子犯错想找刘琰说情。


刘琰为什么不答应呢


因为一来她不喜欢二哥这个人,平时说话做事就讨人厌,兄弟姐妹间似乎就数他是个人物,其他人全是废物。二来,她去给二哥求情,对小哥不公平。三来,刘琰不想让父皇难受。她要去求情,父皇罚不罚呢不罚是处事不公,罚了又让女儿伤心。


所以刘琰不会为二哥去求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