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中国医药巨头 > 医药巨头 分节阅读 1

医药巨头 分节阅读 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d医药巨头作者:五彩贝壳第一章 登门求医六月初的南江市,天气已有几分热意,天气预报说今天的气温会达到33度,属于5年以来同期最高气温。张驰走在大街上,解开了衬衣的两颗扣子,心中想道,这鬼天气,居然这么热。他的心情比较烦躁,除了受炎热的天气影响之外,他爸爸的病情是影响他心情的主要因素。他的父亲张立军多年前就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这一、两年以来,居然越来越严重,让学医的张驰束手无策,现在,不得不登门求医,希望从别人那里讨一个药方,希望这个药方对风湿性关节炎有疗效。张驰就是学医的,读的是七年制中医临床专业,现在在南江市的一家医院工作。自己是医生,还要登门求医,莫不是很大的讽刺。但讽刺又怎么样呢张驰确实没有办法。为了自己父亲的这个病,张驰翻阅了很多医学典籍,也亲自尝试着开过一些药方,当效果不大。他到底只是一个大学毕业不到两年的新手医生,刚取得中医行医资格证不久,距离名医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也许,那些所谓的名医,面对比较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他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彻底治好吧,因为这种慢性病,病理复杂,非常难以彻底治愈。张驰也虚心的请教过他们医院的一些同仁,尤其是风湿免疫科的那位主任医生和两位副主任医生,但一直未能治好张立军的风湿性关节炎。听说南江市中心医院有一位退休的名老中医,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是权威,很有名气。张驰终于打听到了这位老中医的住址,昨天来过,但吃了一个闭门羹。今天,准备再去试一试运气。沿着街道的树荫,一边走,张驰心中一边想,希望今天的运气要好一些,至少要见到那位老中医吧。如果连人家的面都见不到,那也太沮丧了。昨天的运气比较背,敲门之后,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张驰说明来意,那位中年妇女没有给张驰任何机会,直接说了一句,她爸爸并不在家,然后就将大门关上了。今天是星期天,希望那位中年妇女出门逛街之类。至于那位老中医,听说有七、八十岁了,这么大年纪的一位老人,一般会在家里呆着吧。走了大约十几分钟,前面是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张驰在小区门口做了登记,然后再一次走进了这个小区。昨天曾经来过,并不陌生,张驰直接到了第11栋,进了电梯之后,按了第32层的按钮,那是顶层,老中医家住顶层的复式楼。进了电梯,张驰心中暗暗祈祷,老天保佑,今天一定要成功,保佑我见到那位老中医,从他那里拿到药方,然后抓几副药回去试一试。电梯很快就到了第32楼。电梯门打开,张驰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平静一下微微有一点紧张的心情,然后走到了3201的门口,伸手按下了门铃。“老天保佑,一定不要再吃闭门羹,我可是怀着十二分的诚心特地过来,一定要见到这位老中医。”“叮铃铃,叮铃铃”门铃响了几次之后,房门被打开了,开门的不是昨天那位中年妇女,而是换成了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女孩。顿时,张驰心情一轻,这是一个好兆头,至少换人了,不再是昨天的那位。像这个年纪段的女孩,天真无邪,热情好客,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张驰心中一下子明亮起来。张驰面带笑容,问道,“你好,冯老在家吗我是特地过来拜见冯老的。”说完,张驰满怀希望。小女孩一个中学生,估计是受了良好的教育,并没有冷冰冰的样子,而是非常热情的道:“我爷爷在家,你进来吧。”说完,拿了一双拖鞋给张驰,然后大声的喊道:“爷爷,爷爷,有人过来拜访您,您快出来。”张驰一阵汗颜,这么大的动静,会不会影响冯老的休息。但这个时候,也管不了这么多,张驰换好拖鞋,跟着小女孩进了屋。也顺便打量了一下屋内的环境。这是一个复式楼,上下两层。下面这一层进来首先是一个大客厅,此外还有卫生间,厨房,大阳台,房间好像也有两、三间,客厅面积很大,装修得也不错,窗明几净。不愧是南江市的名老中医,经济实力不错,帮人治病的同时,看样子也积累了比较可观的财富。张驰甚至在心中想,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能赚到第一桶金,什么时候也能拥有这样的大房子。从其中一间房内出来一位老者,头发和胡子都是雪白的,但精神矍铄,看上去很硬朗。老者就是冯圣元,南江市有名的老中医。不过,早就退休了,基本不再给人看病,张驰也是多方打听才知道冯圣元住在这里。张驰的态度非常的谦恭,主动的道:“冯老,您好,冒昧过来,打搅了。”说完,将提着的礼物轻轻的放在一边。冯圣元上下打量了一下张驰,然后道:“小伙子,你面生得很,我们之前应该没有见过面,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是找我看病的吧。”张驰连忙道:“冯老,我确实是过来看病的,想在你这里求得一张药方。”也许是见张驰态度诚恳,冯圣元并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更没有下逐客令,而是轻轻的点一点头。冯圣元是名老中医,医术和医德都不错,就算是早就退休了,如果真有人特地寻上门来,他一般都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倒是他的儿媳,见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如果有人上门求医,一般都会让求医者吃闭门羹。今天,张驰的运气不错,冯圣元的儿媳不在家,只有冯圣元和他的孙女,张驰这才见到了冯圣元。张驰赶紧道:“我父亲多年之前就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非常详细的,也非常专业的介绍了张立军的病情,因为张驰自己也是医生,介绍这方面的东西很专业。冯圣元微微惊讶,估计是张驰的医生身份让他有一点意外。稍微想了一下,冯圣元道:“小伙子,到我书房里面来。”“好的。”张驰连忙跟在冯圣元的身后,走进了书房。书房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医学书籍,其中有一部分是线装书,看样子有一定的年头了。“随便坐吧,我再问了几个关于病情方面的问题。”冯圣元道。张驰轻轻的点一点头。冯圣元主要询问了张立军病情方面的事情,问得非常仔细。张驰对自己父亲的病情比较了解,甚至多次自己开过药,只是效果甚微而已。面对询问,张驰回答得很详细,也非常的专业。询问病情方面的东西,冯圣元面露凝重之色,有一点担忧的道:“虽然我没有见过病人,但从你的描述可以看出,病人的风湿性关节炎很严重,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是啊。这也是张驰最焦急,最担心的地方。张立军的风湿性关节炎确实已经非常严重,已经严重影响着日常生活,到了需要依靠拐杖才能走路的情况,再这样下去,估计要依靠轮椅才行。作为医生,又作为儿子,张驰最担心的其实是并发症。长期服药,往往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果并发症真的出现,那就麻烦了。实在没有办法,张驰才到冯圣元这里。没有想道,连冯圣元这样的老中医也面露凝重之色。新书上传,需要大家的支持,向大家求几张推荐票,或帮本书加一个收藏,放入书架慢慢养肥。第二章 冯圣元的药方这可怎么办啊张驰的一颗心也微微沉了下去,有一点急切的问道:“冯老,我父亲的病,您有多少把握”冯圣元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疑难杂症之一,在发病初期,情况不是很严重的阶段还好说,通过一些治疗手段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在发病后期,情况比较严重的阶段,想要根治,很难。”想了想之后,冯圣元道:“要不这样,我先开一个方子,你按方子抓几副药先去试一试,怎么样”“好的,麻烦冯老给我看一个方子。”张驰一口答应。冯老自己都答应开一个方子,那还说什么。现在这种情况,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方子上,希望喝了药之后,自己父亲的病会慢慢的好转。冯圣元在书桌前坐了下来,拿出一张巴掌大的宣纸,再拿起一只毛笔,稍微沉思了一下,开始写这张药方。他的书桌上摆了笔墨纸砚,开方子也和一般的医生不一样,不是用钢笔或圆珠笔,而是用毛笔。写的也不是狂草,而是一手正楷字,字写得很好看,可见有几分功底。这张方子上一共二十几味药,主药都是一些通滞活血的中药材。每一味药材用量多少,清清楚楚,单位一般是两或钱,张驰自己就是学中医的,当然看得懂。“小伙子,按药方先抓几副药去试一试。”冯圣元叮嘱道。接过这张药方,张驰一脸的感谢,将药方折好,小心的放进口袋之中,又拿出钱包,准备给一些诊金。冯圣元显然知道张驰的意思,一把轻轻的按住张驰的手,语气坚决的道:“小伙子,我看你人不错,又孝顺,钱就免了。”“冯老,这怎么好意思呢”张驰急忙道。冯圣元坚持道:“不必了,钱包你收起来,不然,我可要生气了。”无奈,张驰只好收起钱包,然后再三的表示了谢意。为了不打扰人家的生活,张驰识趣的告辞。离开冯家之后,张驰拿出这张药方,看了又看,心中振奋的想道,一切都靠你了一下子,心情好了很多。出了这个住宅小区之后,张驰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抓药,在一家中药店抓了五副药。抓好药之后,又办了快递,将这五副药直接邮寄到家。做完这些,张驰又打了一个电话。电话是他妈妈刘翠兰接的。张驰在电话中告诉她,寻到了一位老中医,讨到了一张方子,抓了五副药寄回来,先喝着试试看,如果效果不错,再继续抓药寄回去。接下来几天,张驰每天都在上班。在医院工作,其实还是挺忙的,非常的充实,唯一有一点不开心的是,科室的主任刘建新总是有一点针对张驰。并不是张驰表现不好,不够努力。而是刘建新乍一当上科室的主任,新官上任,想拿一些人立威,张驰没有背景,又是一个新人,成了刘建新立威的对象。今天,变天了。前两天还是大晴天,艳阳高照,从昨天开始变天,天色开始阴沉沉的,地面非常潮湿,空气闷热。今天上午开始,则又是闪电,又是打雷,然后下起了大雨“不知爸爸的病怎么样了”张驰面露担心之色。他知道,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最害怕这种天气,凡是遇到天气急剧变化,各患病的关节炎会痛疼难忍。“爸爸可能又在病痛的煎熬之中,不知道那张药方有没有效果,嗯,下班之后,打一个电话回去问一问。”医生办公室之中,其他的几名医生在忙着手头的工作,暂时没有注意到张驰的担忧神色,只有一人注意到了。他是孟响。科室之中和张驰关系最好的一个,也和张驰一样是年轻人,甚至年纪比张驰好小两、三岁。当然,两人也“同病相怜”,都是刘建新拿来立威的对象。他悄悄的凑过来,低声的道:“驰哥,有心事”张驰轻轻的摇了摇头,“没事,没事。”科室的工作繁忙而又枯燥,没有多久,张驰自己也陷入到繁杂的工作之中,暂时没有心思和精力去想别的事情。一直忙到傍晚下班,这才轻轻的舒了一口气,脱下白大褂,出了医院,准备回到出租屋之后就给家里打电话。“哇,又来了。”正在走路回出租屋的张驰,突然皱了皱眉头。脑袋又莫名其妙的疼起来,这种疼好像一个月之前就开出出现。有时候隔两、三天疼一次,有时候久一些,可能要五、六天才疼一次,没有丝毫的规律。身为医生,张驰也曾经给自己诊断过,但基本不知道什么原因,甚至还跑去找同仁做了一个脑部ct,但一切正常。好在每次疼痛都在忍受范围之内,一般三、五分钟就会自行消退。这次也一样,大约几分钟之后,那股莫名的疼痛又消失了,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回到出租屋,张驰第一件时间就是打电话。接电话的还是刘翠兰,“小驰,下班了吧。”“嗯。”张驰道:“妈妈,那几副药快喝完了吧,我爸爸的病怎么样了呢”电话里头先是一阵沉默,良久之后,刘翠兰才道:“据你爸爸自己讲,有一点效果,但不是特别大,昨天天气突然变了,他一样很难受”听了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