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书名呢”刘琰转头问:“印漏了”
“回禀公主,因为四皇子殿下吩咐,书名暂时未定,所以就空着了。”
“哦。”
刘琰把书翻开,头一页上是一张图,一个人骑在马上,头上还压着顶斗笠,腰间佩剑,马鞍后头还挂着个小包袱。
虽然脸被斗笠挡住了大半,但是刘琰还是看出来这画的是谁。
“这是画的陆轶吗他出门时就是这一身行头打扮”
四皇子笑着点头:“没错。这图是赵磊配的,原画更传神,雕版印制之后,显得呆板了些,只有原来的一半神韵了。”
书局的掌事忙不迭的说:“殿下放心,奴婢这就让人重新雕过,力求跟原图不差分毫。”
四皇子并没有怪责他的意思,很大度的说:“不要紧,这也是难免的。要是刻印出来的画能和原画一样,那世上的国手大师就不值钱了。”
画画的是丹青妙手,而这些做雕版活计的都只是匠人而已。再说,印书的墨浅了画会模糊难辨,重了就难免走样,这是没办法的。
刘琰她们能看出画的是谁,这一来说明赵磊画技高超,二来,说明雕版师傅确实用心了。
“原来陆公子出门时是这个打扮。不过这行李是不是少了点”刘芳也是出过远门的人,深知道出门在外处处艰难不易:“就算不带铺盖,厚衣裳总得带一件吧就这么点行李”那一早一晚,刮风下雨的时候,可不要冻坏人了
“子涛兄身上是有功夫的,身子比一般人强健得多,不然怎么走得了这么多地方。”陆将军就是有名的沙场悍将,据说陆轶的兄长也能以一当百,赵轶虽然和父兄不同路,但身上的功夫却不是假的。否则这么走南闯北的,不说豺狼虎豹,强徒匪盗,就算是寒暑交替冷热侵袭,一般人也受不住。
更何况陆轶去的地方有很多都是人迹罕至,根本连路都没有,跋山涉水的,那般辛苦绝不是一般人能捱过的。
四皇子没看他的手稿之前,还曾经想过自己若是也能自在的出行,必定能去那么些地方。看了之后他就死了这份心了。
就算他没坠马之前,也没有陆轶的这份儿本事。纵然有这本事,怕也吃不了这份艰辛和孤苦。
样书有不少,刘琰和刘芳却凑在一块儿看。
两人看书习惯倒是一样一样的,不怕吵起来。
她们先翻着看书里的图。
翻到她们都看过的“遇狐妖”时,两人凑一块儿又说又笑,接着向后翻。
书里配的图可不少,除了这张遇狐妖,还有陆轶口述陆磊依样画出来的“送亲”
“护镖”“采桑”“竹筏”。
竹筏那张尤其新奇。
江面上有两人都划着竹筏子,那筏子就用三根粗毛竹拼成。刘琰她们都算是北方人,北边可没有这么粗的竹子,也没有这样的竹筏。
“三根竹子就可以扎成竹筏了这能稳当吗人在上面站得住”
看画上那两个人在江上相遇,表情轻松的相互招呼,就跟走在平地上一样习以为常。
四皇子看了一眼,向她们解释:“这应该是画的潞州,这里多山多水,路很少,即使有也难走的很,那儿的人出门不靠车马,倒是走水路的多。”
他们在屋里说话,外面毛德已经将陆轶和赵磊领进来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投缘
不等四皇子他们搭上话,刘琰和刘芳一左一右的冲上去,一个问“陆公子,这竹筏子真能在江上划吗不会沉不会翻吗”另一个问:“这两人划着筏子是要做什么去啊”
赵磊被两位公主给吓了一跳,陆轶倒是不慌不忙:“公主不用忙,我先想一想,唔,那是前年的事情,前年夏天的时候我在潞州的时候见过。当时我坐的是一条尖头小船,那竹筏上的两个人是认得的,一个是刚从镇上卖菜回来,他那篓子里装的是卖菜得了钱从镇上买的盐和一块布。另一个是女儿出嫁生了孩子,带了一只鸡和一篮鸡蛋去看望。”
“他们平常都划着筏子走水路吗”
“路近的话,也不都是这样。但是路要是稍远一点,山路就相当难走。就拿他们去镇上来说,要是走水路,小半天就到了,要是翻山,一天都够呛。而且水路相对稳妥些,山路嘛,听说山里还有狼,不太平。”
两位公主听得都入迷了。
四皇子不得不出来打断:“我们这还有正事,书印好了,你们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书上的趣事多着呢,不独这一件。”
刘芳回过神来,拉着刘琰避到一旁,笑着说:“那你们先说着,我们先翻翻样书,陆公子不急着走吧等下我们只怕还有话问呢。”
陆轶是脱身了,可是刘琰又好奇的问赵磊:“这上面的竹筏子,你又没有见过,怎么画出来的”
赵磊很是老实:“陆兄讲的很仔细,还拿笔给我在纸上描了个大概,我俩这阵子吃住都在一起,这书上配的十来张图,我反复改了好几天,幸好不用上色”
“那原图在哪儿”
看书上印的总是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赵磊想了想:“图给了陆兄一起交过来”
旁边一个中年太监应了一声:“是,图就在我们书坊里,雕版的几个人没口子的夸,说画的好,还不敢相信画画的是个才刚刚二十的年轻人呢。公主要看,奴婢就让人去把原图取来。”
这个太监很会巴结,不但把画取来了,甚至让人把雕的画版也抬了来。他在书坊几年了,头一次贵人踏足他们这小地方,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倘若今天讨得公主喜欢,甚至让公主记得他了,以后再想点儿法子,比如给公主们印点儿花谱、画册,或者给皇子、宗室世子们印点儿他们自己的诗集子之类的,一来二去,不就攀上这大树了到时候能挪挪位置到别处当差那就最好了,即使不能挪地方,有了贵人关注,以后的路也能顺当不少啊。
“原来画版是这个样子啊。”刘芳她们书是天天翻的,但印书的字版、画版还都是头一回见,果然都觉得新鲜。
“公主看,这就是字模,这本书用的字模都是崭新新的,印的整齐清楚。要是旧字模,那容易模糊跳漏。外头小书坊图省钱省事,印出来的那书都不能叫书了。纸本就糙,墨又便宜,还敢卖高价,所以外头很多书生不爱买这样的书,翻书都不敢用手,一来怕蹭花了墨,二来怕翻破了纸。他们好些都是借了咱们官坊、宫坊的书自己抄一本,也比那野作坊印的要强。”
“哦,怪不得呢。前几天还听说外头有人专靠代抄书挣钱糊口的。”
赵磊也插了一句:“也不光是因为书贵,贵一点,咬咬牙攒攒钱也能买一本。其实许多书根本买不着,前些年战乱,好些人连命都顾不上,哪里顾得上书。现在天下是太平了,可是这粮食一年就能从田里长出来,书却不会。好些书都被人珍藏在家中,成了孤本绝本,轻易不示人,不是要好的关系,人家还不会借给抄呢。”
毛德侍立在一旁,笑呵呵的说:“奴婢可听说,赵公子就是个难得的大方人,熟识不熟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