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靖明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儒们脚踏纺纱机学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儒们脚踏纺纱机学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没有!”


“他现在乘舟坐车,基本上都是蹭我家的,连读书也是,都不自己请西席!”


王长庚这时大声反驳起来。


翟如敬因此被惊醒,而忙放下话本。


因正看到西门庆在葡萄架下发现潘金莲而正要白日宣示主权的精彩处时被打扰,他也就一脸不快的走来,喝道:


“干什么,回到自己的纺车去,老老实实学纺纱,在实践中精进学问,不然一辈子也别想出去!”


李贽见锦衣卫堂官翟如敬语气严厉,只好回到了自己的纺车旁边,笨拙的脚踏纺车,开始学刘确贤纺纱,同时道:


“这里这么有意思,谁想出去!我宁愿在这里一辈子,与我知己刘朋友谈谈事功的学问!”


胡时文则点了点头:“这里的确很有意思。”


何心隐问着胡时文:“你真不想出去了?”


胡时文澹澹地“嗯”了一声。


何心隐又问:“所以你不怪我了?”


胡时文沉下脸来,又没再搭理何心隐。


这里,刘确贤倒是认真纺纱起来。


昙阳子见他纺得太快,就道:“你还是慢点,我们好跟着你学。”


刘确贤只得慢点。


昙阳子也就继续问道:“对了,你真没有因为看了《农书》而富甲一方?”


“没有!我也就是看看,也没有让人造什么水力大纺车来用。”


刘确贤道。


昙阳子问道:“为何?”


李贽也看了过来,一脸认真地道:“这里面肯定有大玄机,还请知己赐教!”


刘确贤回道:“因为我要养族人乡民!”


“怎解?”


李贽问道。


刘确贤回道:“用水力大纺车,虽然一个人可以干三十二个人的活,但是岂不是我只能用一个族人乡民为我干活?”


“那其他的族人乡民怎么办,他们岂不就不能增收了,而因此有怨?”


“我是不是还得为了用谁而头疼?”


“何况,族人乡民本就缺活,哪怕每人只给一百文钱,他们也有人愿意干。”


“元代能用这大纺车,是因为宋末元初大量人口被屠,而缺人,现在大明可不缺人,处处都是要做工挣钱的人。所以,没必要!”


“更关键的是,用普通纺车,族人乡民还因此尊敬我,愿意让我的纱坊存在,遇到官吏来纱坊敲诈,他们也能齐心帮我驱赶官吏,而水力大纺车看上去节约了人力,但制造与维护之费,也要不少,所以比起造水力大纺车,还是用族人乡民划算。”


昙阳子和李贽皆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刘确贤的话算是真的让他们打开了一个世界。


李贽因而不由得道:“这就是所谓百姓之道!”


李贽接着又道:“原来,做生意没那么简单,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技艺上的提升,还有很多谋算在里面。也难怪这么好的大纺车,现在不见于市。可见,奇技yín巧真不一定利民也!”


“另外,自考成法和清丈田亩后,豪右大族要补缴大量逋赋,且也要比往年多缴田赋,而这些只能转嫁于佃农上。”


“刚巧,我的族人乡民又多租佃了大户田地的,所以租子要比往年交得多些,如果不再靠给我纺纱多赚些钱,日子只会比以前还要过的紧一些。所以,我也不能不顾这份人情。”


刘确贤这里也继续说道。


不只昙阳子和李贽因为刘确贤这些话听了进去,其他大儒名士也都听了进去。


连准备来督促李贽认真纺纱的锦衣卫百户陈宜征也在这时听了进去,不禁问道:“这么说新政推行后,反而加重了百姓负担?”


“本就是如此!”


“你们仔细想想,历代每次变法新政,是不是都加重了百姓负担?”


反对新政的焦竑这时兴奋起来,说了一句,且问向了其他人。


他虽然不知道黄宗羲定律,但作为后启黄宗羲等人思想的他,明显也意识到了这方面的规律。


万历佑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