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魁什么意思 > 剑魁 分节阅读 54

剑魁 分节阅读 5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d


李不琢目送厉无咎背影远去,翻身上马,一振缰绳。


回到句芒山脚时已是黄昏,姚仲豫远远就将李不琢迎入酒庄。


一路上酒瓮子村村民齐齐出来,用看庙里泥塑菩萨神像似的眼神看着李不琢,看来他虽在酒瓮子村没待多久,但斩妖的事迹倒是在此地百姓心中建立了不小声望。


回酒庄后,进入书房,书房里布置仍如往常,李不琢坐上木椅,拨动扶手上的开关,桌上人偶捧着的灯盏幽幽亮起。


庄里酿酒师傅江大河的次女江酒儿因为当初与三斤关系不错,被姚仲豫派来为李不琢当掌灯丫鬟,揭开金猊香炉燃起冰心脑神香。


今年入冬后天气似乎格外冷,李不琢脚边也燃起了一盆火炭,虽说他已入坐照上境,纵使赤身跃入冰湖也能坚持许久,区区寒暑不在话下,但


与河东县临时租住的院子一对比,李不琢又更喜欢这间书房一些了,一边闭目养神,一边问道:“我听说今年出酒少了,是出了什么问题”


江酒儿动作一顿,低头小声说:“大人明察,咱们每年酿酒都是全心全意,不敢有丝毫怠慢的,至于为什么出酒少了,这,这”


江酒儿有些焦急,却说不出原因。


说是那酒妖消失之故祖传的方子上,秋露白酿成的出酒率一直是两成。若说是他们消极怠工的问题,但他爹江大河虽然说话爱夸大其词,为人做事却耿直实诚,为了在李不琢这个新主顾心目中留下好印象,今年酿酒比往年还用心一些,哪知酿出来的酒不光出酒少了,味道也没往日醇厚。


江酒儿着急之际,李不琢也没再追问,只是说:“喊姚仲豫过来。”


江酒儿咬了咬嘴唇,表情不安,告退喊姚仲豫去了。


片刻后姚仲豫过来按例汇报着酒庄的生产经营等一应事务。李不琢直接便道:“这些十一都跟我说过了,我这回回来,要改一些规矩。”


“大人的酒庄自然是大人了算,往年姚氏定下的规矩,的确有些是不合时宜了。”如今姚仲豫已将一家老小接到酒瓮子村,没有后顾之忧,既然投靠了李不琢,便已一心一意为李不琢做事。


“第一件事自然是酿酒的事。”李不琢看向江酒儿,“酒儿在这,我正好说了。这些年你们一家为酒庄酿酒,待遇如何”


江酒儿心一下沉了下去,局促道:“每月月例有两个银锞子。”


“哦,一人两个银锞子,倒是不少了。”李不琢若有所思。


“不是的,是只有我爹拿两个银锞子。”江酒儿急忙解释,以为李不琢要削减工钱了,不由心中暗叹。


原本看这位新主顾平易近人,待三斤也好,没想到比姚氏还苛刻。


“从今日起,每月月例就不用拿了。”李不琢思量了一会说。


“这”


江酒儿如坠冰窟,张了张嘴没能说出话来,以至于李不琢之后的话她一个字都没听清,只听见李不琢说完后,姚仲豫犹豫道:“大人,这似乎不大妥当。”


“不妥当”李不琢微微皱眉。


“对对对。”江酒儿忍住委屈,连忙点头附和。


姚仲豫用古怪的眼神看了江酒儿一眼,移开目光,继续解释道:“江大河受雇在酒庄酿酒,所签契约还剩十年,大人您说要把酿酒盈利的半成干股给江大河,这却是没有必要”


第116章一百一十四:酒坊改良


从书房出来,江酒儿晕晕乎乎的,回到家中。


“酒儿,可是他做了什么”江大河一看她魂不守舍,却眉梢带喜的模样,不由面露担忧之色。自己这女儿模样虽算不上绝色,可在酒瓮子村里是一等一的周正,原来姚氏那位姚堪姚公子本欲收她做通房丫头,因那时江酒儿年幼且酒坊缺人手而躲过一劫,现在终于被新来的李大人下手了吗


想到这里江大河心情复杂,作为雇工,他自然想江家与李不琢亲密一些,可身为人父,却还是想自幼丧母的女儿能许个人家。以江家的根底,江酒儿给那位李魁首当妾都不可能,顶多做一辈子丫鬟。


“大人说,往日咱家的月例都扣除,改从售酒的利润中分红。”江酒儿深吸一口气说。


江大河一愣,心中大喜的同时,又向下落了一落。无功不受禄,李不琢如此优待他家,定是真的看上了江酒儿。


江酒儿只见她爹又喜又忧,忽然站起来一把拉住她手腕,正色道:“你说实话,今日在书房,他对你做了什么”


江酒儿一怔,见江大河眼睛朝她身上看去,像是在打量她衣衫是否凌乱,登时脸色涨得通红,恼怒甩开手道:“你想什么,大人交代事情时,姚管事可是一直都在的”


“这”江大河知道错怪了女儿,连忙松手,面色尴尬。


这时,抑制不住的欣喜便从心底涌上来,虽说多年以来酒坊的生产基本是他江家三人一手包办,可身为雇工,拿的钱不会多出一分,就算他做事踏实,也提不起多大劲头,只是照着家传的酿酒方子造酒,碰上拿捏不准的时就靠直觉经验,从不曾琢磨改良过。


知道酒庄每年售酒利润有数百万钱,江大河酒醉时埋怨眼红,清醒时却绝不敢奢望,怎料今夜江酒儿竟带来消息说新主家要将利润分红给他。


江酒儿揉着手腕,委屈道:“大人还说了,以后你每半年都要去新封府走一趟了解酒市行情,若逢上好酒,想办法把配方买下。”


“那钱呢”作为普通百姓,江大河眼里紧着的自然是收入。


这意思是让咱们把酒酿好,便不会亏待咱们。”江大河的长子江边柳说道。


“你看,弟弟都比你看得清楚呢。”江酒儿道,“明日清早大人便要来查看酒坊了,今岁出酒少,阿爹你还是想想,该怎么跟大人解释吧。”


次日清早。


酒坊里景象如初,四个大灶建在四角,铜管连通着中央的巨大冷却槽,不过今日未开灶蒸谷,粮食都储存在地上那两百个大陶瓮里发酵。


江大河迎李不琢一进酒坊,便把大门关得严严实实,冬天造酒要时刻关紧大门,这是江家祖传的酿酒规矩。


江大河这时对江家祖传的酿酒秘方也不藏着掖着了,事无巨细,都向李不琢禀报,秋露白酿制前粮食先泡再蒸,火候时间都要拿捏好,然后发酵,夏日发酵三天,冬日发酵七天


李不琢时不时点头,虽不懂酿酒,但目光掠过,却把屋内光照、温度、酒曲发酵的气味皆纳入心中,一边听江大河的话,一边在心里推演琢磨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