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魁录 > 剑魁 分节阅读 85

剑魁 分节阅读 8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它狰狞的头颅如同鼠类,长着七只大小不一的眼睛,其中六只眼睛,都痴迷看着它身后屹立的庞然石壁的不同地方,剩下的那只黝黑泛着暗红的眼睛,则充塞着冰冷而疯狂的意味,审视着接近山门的人。


还好它粗如梁柱般的四足被乌青色锁链紧紧勒着,连腕足处都被勒出显见的布满角质的沟壑,使它只能在方圆十步的距离中活动。


不过纵使如此,无论破壁人还是府试考生,都无人敢怠慢这外型狰狞可怖的妖类。


数日间,已有不下十名考生不顾破壁人的警醒,没勘破第一道石壁,便接近山门,随即被奢吴一声冷哼,直接震出数十步远。


其中数人已伤及脏腑,眼看已没法再参加府试,正在圣院内卧床养伤。


“它一眼就能看出他人是否勘破了石壁上的法门,要过山门,就要过奢吴这一关。”


韩弃身边,冯开收回看向奢吴的目光,虽说在述异志与万物纲目上见过更离奇惊人的描述,但现世中真正直面如此异类时,仍止不住一阵心悸。


“石壁上的文字以千万计,每一篇石刻都比之前在北丘参悟的石碑精深数倍,我参悟了两天,也没丝毫头绪。”韩弃仰头看着横亘南北的巨大石壁,不由想起佛门那一桩愚人饮水的公案。


愚人口中干渴,却因无法一口饮尽长河之水,便心生畏惧踟蹰不前。但眼下身为求道之人,他却深切能体会到愚人的心境。这石壁上的法门就是三千弱水,他该怎么下瓢


深切体会到勘破石壁的难度,韩弃看眼神便愈发感慨,若非是生而知之者,谁又能在先天境界勘破这道石壁


就连陈阆真,昨夜就在石壁前静坐,到此时天色已暗,也没有动静。


此刻在梨山石壁下,如韩弃般打量着陈阆真的人不在少数。


本来众人提前离开北丘七十二石碑,来到梨山,就是为了从陈阆真破壁的过程中获得开悟,眼下,就连陈阆真也停步不前了,不过,就连不乏有黄芽境炼气士存在的一众破壁人,也被这道石壁困住多年,虽有府试压迫,众人也没心浮气躁到仅仅一天时间就指望陈阆真先行开道破壁。


眼看天色已暗,众人陆续准备回到圣院边的屋舍,这时,却有人从北丘带来了令人震撼的消息。


“听说百年内参破七十二道石碑的只有六人,而以先天境做到此事的,唯独李不琢一个。”


“他除非他并非是真的参悟了所有石碑,而是掌握了蜉蝣一族不为人知的弱点,这才收取了七十二个蜉蝣之灵。不然他短短六日就破尽七十二石碑,完全说不通。”


有人心中怀着酸意。


又被旁人笑道:“那正好,我这就去找李不琢请教破碑的窍门,你千万别来和我争。”


也虽然同为府试竞争者,但当李不琢破尽七十二碑,已很少有人把他放在竞争者的地位。


于是李不琢离开北丘,回到住处的路上,被众人层层围堵。若能从李不琢口中得到一些关于石碑的消息,多参悟一道石碑,就能多领悟一种法门,比劳什子脸皮实在多了。


李不琢倒也来者不拒,若只是被某一句晦涩经文一时难住的,便随口解答了,若问得太大,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


这样一来也走得极慢,日落时李不琢还没能回到圣院,有人笑道:“既然大家都想请教你,不如回去后不琢你开坛传道,也让我们能多参悟几道石碑。”


被一圈抬高过后,李不琢并未飘飘然,听闻此言,看了那人一眼。虽然天宫大宪礼法卷中,对开坛传道者的要求并无明文规定,但按惯例,若非至少神游境的宗师开坛,往往会贻笑大方。他纵使过了七十二道石碑,参悟的法门再多,本身只不过先天炼气士,若真被捧得一时脑热,答应开坛传道,便是真中了捧杀了。


此时围绕身边的,真心请教者有之,心存恶意者有之,李不琢无暇一一分辨,好在半道上有人赶来。


白游挤开人群,引来众人不满,也成功把李不琢拉走。


“李不琢啊李不琢,你瞒得我好苦啊。”白游用不认识的眼光打量着李不琢,“本来你一直没动静,我都怀疑你出了什么事,七十二碑你竟然一天破了七十二道石碑还好今日大部分人都在梨山,不然你可没那么好脱身了。”


“梨山石壁如何了,可有人勘破”


七十二道石碑既已过去,李不琢便将之抛在身后。


“还没人能过石碑。”白游摇头,“那山门下有一只大妖,无人可以靠近,而壁上那些法门,也太过艰涩幽微、我看,就连陈阆真也难以勘破,就等你过去了。”


“明日我过去一观。”已经入夜,李不琢看了看天色,已不是去梨山的时候。


而且从七十二道石碑前归来,他的所得的法门也要消化一二,才能纳为己有。


白游一走,李不琢便在桌前铺纸磨墨。


七十二石碑上的法门,关于周身气穴的,有一十六篇。李不琢今日虽收取七十一个蜉蝣之灵,但只是暂时让蜉蝣之灵所化的身神寄居在气穴中,尚未选好他最适合他的法门。


前人所留法门既然能记载在壶天的石碑上,自然都是上等法门,但修行炼气,最适合自己的,才是自己的道,这时,他就要总结十六篇法门,从中寻出自己的周天圆融之道。


第185章一百八十三:周天剑宿法


木桌上灯焰摇晃,李不琢在略显粗糙的草纸上渐次写下“混丹入真篇”、“刺节真邪”、“大周天藏神法”、“灵明神持”、“杀身化血大法”、“九邪炼窍”等十六种法门。


接着,便在其下写出各法门的总纲。


若以旁人眼光来看,这十六般法门有正道、魔道、妖道、邪道,但李不琢看来,法无正邪,用在于人,究其本质,不过都是开辟气穴的法门。


搁笔后,李不琢扫视着十六法门的总纲,意识界内剑道种子不断推演,映着摇曳灯火的草纸上密麻字迹倒影在他的瞳孔中变幻莫测。


与此同时,李不琢开始内视观察周身气的七十一尊身神。


内视中,十二正经与八大奇经交织如天罗地网,而分布在脉络四周的周天穴窍则像是星辰,或明或暗。


其中七十尊身神都是一团蒙昧的微光,只有第七十一尊寄身颈后天柱穴的身神隐有人形。


所谓的身神,并非真实身具意识的神灵。


是炼气士寄于气穴中与天地元气相融的念头。


这些念头日夜不息,时时抵御外魔邪障,为炼气士扫除外界杂质。


施展术法时,这些身神便会自主调动天地元气,使术法威能更盛。也就是说,身神与炼气士自身相性相近,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若一名修持纯阳法门的炼气士,强行祭炼阴性身神,或许有极其微小的可能练得阴阳圆融,但多半会练得身神与本身相性相斥,一身修为只能发挥数成。


“或引外邪入窍,或凝血气精华,或以内炁慢慢温养,或以针法刺激成就身神的法子各不相同,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