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魁录 > 剑魁 分节阅读 70

剑魁 分节阅读 7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不琢自谦着。


二人交谈几句,谈起了李不琢剿灭百兽庄的细节,说到一半,李不琢将从曹延手里拿到的姚氏送来的金票,拿出一张送给步东华,说道:“说起来那百兽庄里缴获的金银,却是被我留下了一部分,这份是留给步大人你的。”


步东华微微一怔,旋即大笑:“你大可放心,和百兽庄本就是你独身打下来的,不必把钱拿一部分来让我帮你封口况且凭你六品的侯名,这县城里又有谁不长眼会拿这事来寻你麻烦,不过你既然拿出来了,我却没有不收之理”


说着步东华便毫不客气接过金票放入怀中。


不愧是天宫来使,反应倒是真快。李不琢心中感慨,他在百兽庄缴获的这批钱财倒不算什么,但火器和甲胄被人看出端倪,也免不了有些麻烦,甚至被有心人揣测成包庇反贼。这二十金锞的确是为了让步东华帮忙的。


步东华又道:“不过这钱我也不白拿你的,檀琴,把我的书拿来。”


片刻,侍女檀琴拿来一本足够三寸厚,两斤重的大书,李不琢见书封上不着一字,问道:“这是”


“你好生收着,待身边无人时再看,不要被别人瞧见了。”步东华面色忽然郑重起来。


紧接着李不琢便见他嘴唇开阖,却没发出声音,用唇语说道:“这是禁书。”


李不琢心中一动,把书一裹。


步东华脸色又轻松下来,像是刚才送书的事并未发生,说道:“半月后便是府试,想必你今天来,是要与我道别的吧。”


李不琢道:“印信我已交付给灵官衙,明日清早船开就走。”


“那我就提前祝不琢你高中了。”步东华笑道。


新封府上空,一座宫阙停留在半空,层叠的玄黑色檐楼仿佛是嵌在湛清色苍穹中。


宫阙底部并无地基,只有庞大的轮轴交错咬合滚动。


宫阙四面八道城门处,各有云梯降下,连接着下方的新封府,除此之外再无支撑。


这座空中楼阁,便是“罗浮天阙”,亦称之为“匠盟”。


匠盟并无定所,每三年一度降至幽州新封府,供天下匠人考核凭证。


至今日,罗浮天阙已在新封府上空停留两日。


此时,天阙内部,重楼围绕中,庞大的金属须弥座上,三万六千颗或大或小的青铜球体在肉眼不可见的牵机线牵引下,错杂而有秩序地滚动挪移着,如同诸天星辰。


这诸天星辰交替移动,从任意角度看过去,都隐隐组成字体变幻莫测,时而威严肃穆、时而飘逸灵动的“天工”二字。


出檐三丈深、蹲伏着七只栩栩如生的神兽的屋檐下,三斤把目光从天工二字上收回来。


即使这两月间,已无数次观察罗浮天阙中每一处她能去的地方,但这座几乎每一处细节都至少出自于宗匠之手,用粗暴而纯粹的方式彰显着机关匠人登峰造极的技艺的宫阙,每时每刻都能给她带来新的惊叹感慨。


是以,今日刚通过的巧匠考核的喜悦也仿佛不算什么了。


三斤捏起腰间还核桃大小、透雕白鸟旋龟图案的小球,小球如莲瓣般层层打开,露出其中的钥匙。


这就是名为“千心匙”的巧匠凭证,每一颗千心匙的开法只有拥有者知道,每一位在罗浮天阙中拿到凭证的巧匠,都在罗浮天阙拥有独立的案卷存放处,便是用这球心中的银匙打开。


千心匙几乎无法仿造。


三斤收起巧匠凭证,又偷偷傻笑了一声。


不知李不琢回来见到这个会是什么表情,一定会对她刮目相看呢,他若见到罗浮天阙,会不会比她刚来的时候还丢脸


可惜三日后罗浮天阙就要离开,为天宫府试让道,李不琢怎么还不回来


三斤收好千心匙,出了罗浮天阙。


待走下那数千级云梯,只见街巷中,行人对这座遮天蔽日,及其影响新封府城上城采光的宫阙仍未褪去新奇,仍有不少丹青画手在写生作画,书生高望吟诗。


“鹤老,走啦。”一眼望见云梯下等候的鹤潜,三斤扬起手打招呼,却见鹤潜正望向长街尽头。


顺着鹤潜目光看去,只见数人骑马而来,穿的是大赤色杂青蟒纹的锦袍,腰挂雷纹铜锷刀。


路人见到这神咤司的装束,纵使没做亏心事的,也不由心虚三分,有人看到当头的那人,便认出是新任的左禁神咤司杀君。


只见当头那人浓眉如剑,鹰视狼顾,左臂衣袖里空荡荡的,是个独臂男人。他座下那金睛朱鬣,龙行骏跱的坐骑,是犬封国万中挑一的“吉良”神马。


三斤见状不由一怔,万没想到,怎么在新封府竟然还能见到铁马城那位落魄酗酒的冯将军


第152章一百五十一:府试有变


“我意即天意,我心即天心。”


客船船舱十分平稳,连茶碗里的茶汤也不见波动,李不琢面前的书桌上翻开的,正是数日前离开河东县时,步东华所赠的“禁书”。


只看开篇第一句,这书理念似乎与儒门心学相通,但接下来又说我意即天意,我心即天心。又有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原来讲的是天下为公的理念,人无高低贵贱,都可以炼气修行,炼气士不再不事生产。


“原来这归元论就是徐学的理念,写这本书的徐守拙只是个坐照境炼气士。”


归元论的序言中提到了徐守拙此人,乃百余年前的一个炼气士。


徐守拙早年经商,游历四海八方,晚年才修行炼气,以至于止步于坐照境不得寸进,更是败尽家财,落魄而死。


他所著的归元论,却在他死后流传开来,在龙气衰败的大夏末期,这篇归元论引起诸多义士揭竿而起,最终由纵横家为首合纵八方势力,覆灭大夏龙庭。


一人一笔,不出寒庐,只留纸上诸言。


却使天下无数生民舍命而从,虽只是坐照炼气士,徐守拙无疑已入圣境。


不过大夏龙庭覆灭后百家内斗,先要触动各大炼气士世家利益的归元论便被卸磨杀驴,列为禁书,入希夷山上的大夏龙庭一样,都被付之一炬。


但徐学门人虽就此隐匿下来,却仍在浮黎十六州内开枝散叶,势力极广。


“原来白将军,步东华都是徐学门人,难怪上回曲鸢池宴会上我见到的人来自四面八方。”


李不琢心中了然。


“白将军当时邀我赴宴,原来是有意让我接触徐门,步大人眼下送我一本归元论,多半我到新封府后,徐门便会与我正式接触了。”


想到这里,李不琢也顿时明白了,当初县试夺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