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刘秀君临天下 下载 > 79、 赛跑

79、 赛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就是我们向北发展道路上的向导啊!”


(是我北道主人也。)


正在这个时候,王郎的人马已经来到城外,刘接作为内应,正派人满城搜捕刘秀,形势十分危急!


刘秀迅速结束会议,率众向城外奔去,打算一出城就立即南逃。


这时,蓟城街上人跑马奔,乱成一团。老百姓有惊恐逃命的,也有上街围观的,指指点点,吵吵嚷嚷,几


乎把道路堵住了,刘秀等人无法过去。


(百姓聚观,喧呼满道,遮路不得行。)


关键时刻,铫期出场了。


他身长“八尺二寸,容貌绝异,矜严有威”,纵马挺戟,怒睁双眼,高声大喊:“跸!”


围观的老百姓一见他威严难犯的样子,吓得赶紧退让。


刘秀的随从立即上前直冲,才挤出一条路来。


顺便说一下,这个“跸”字在有皇帝的年代并不是随便说的,它是为皇帝服务的专门用词,专门用于皇帝


出行时喊出来,开辟道路并且禁止一般人通行。


铫期这时候喊出来,加上他还身下有马、手里有戟,极富威慑力。


同时,铫期还是有名的孝义之人,这时为刘秀开道喊出这个,意味深长,大家体会吧。


当刘秀一行跑到蓟城南门时,门已关闭。


那就不能客气了,打!!


蓟城正乱,防卫当然难以形成体系,城门的守卫者也并不是冯异、铫期、王霸等人的对手。


经过一番打斗,刘秀在众勇士的护卫下攻破城门,冲了出来。


(至南城门,门已闭,攻之得出。)


在混乱之中,刘秀等人一度跑散了,出城后又聚拢起来。


但耿弇还是失散了。


他没有追上刘秀,只好跑回昌平(今北京昌平)。


他找自己的老爸耿况,要求老爸立即发兵,解救自己的偶像——刘秀。


刘秀等人出城后一直向南狂奔!


这是他的一次非常狼狈的逃奔。


由于王郎、刘接的追兵随后赶来,他带着自己的这一批亲信和粉丝,不分昼夜地逃命。他们人不歇脚、马


不卸鞍,又不敢进城镇、入村庄,吃饭、睡觉都只能在路边上。


(光武趣驾南辕,昼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旁。)


屋漏偏逢连阴雨。


当刘秀一行跑到饶阳(今河北饶阳东北)时,天气骤变,异常寒冷。


他们在一个叫芜蒌亭的地方歇脚,又饿又冷,苦不堪言。


还是冯异有办法,他不知道从哪儿搞来豆粥给大家凑合凑合。


饿时吃一口,胜似饱了得一斗。


刘秀显然对这碗豆粥极为受用,第二天清晨,还回味着它的余香。


他风趣地对大家说:


“昨晚喝了冯异的豆粥,既不饿了、也不冷了。”


(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


精神力量是巨大的,但并不是万能的。


这时候的一碗豆粥固然很香,但作用有限、也难持久,大家该俄还是饿、该冷还是冷,当然,该跑还得跑。


刘秀带着大家连日狂奔,既惊恐不安,精神上太紧张;又人饥马乏,生理上也受不了。


吃饭、睡觉,成了当务之急。


这么一大帮人要好好地吃饭、休息,当然不是普通老百姓家里能解决的。


考虑到王郎的追兵稍远,刘秀就带着大家进入饶阳县城,直接来到政府招待所(驿馆)。


刘秀冒称是邯郸使者,一住进去,就要求赶紧把好饭好菜端上来。


饶阳属于望风归顺王郎的,邯郸那面还没有来得及派人到这儿收拾收拾。


招待所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没敢怠慢,连忙准备,很快就把饭菜弄了上来。


我饿死了!


真香!


我要吃这个!


…………。


大家实在饿渴难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一窝蜂地抢着吃起来。


(光武乃自称邯郸使者,入传舍。传吏方进食,从者饥,争夺之。)


接待人员看他们这个样子,不由得起了疑心:这些人怎么像很久没吃过东西似的?


时值非常时期,辨明人的身份并不容易。一名接待人员就想了个主意,要试探一下这帮人。


他忽然擂响了招待所门前的大鼓,并大喊:


“邯郸将军到!”


刘秀等人果然不知是诈,个个大惊失色,纷纷放下碗筷准备逃走。


刘秀迅速登上马车,也要继续狂奔。


但刘秀就是刘秀,在短暂的惊慌之后,他又迅速冷静下来。


他觉得,假如邯郸兵马真的来到,自己和大伙儿是跑不掉的,不如见机行事、以静制动。


他稳定了一下情绪,要大家稍安毋躁,自己则不慌不忙地回到原来座位上坐好,大声说:


“请邯郸将军进来!”


(光武升车欲驰,既而惧不免,徐还坐曰:“请邯郸将军入。”)


哪儿有邯郸将军呢?!


这样反而把接待人员搞得很尴尬。


僵持了好大一会儿,刘秀一行才驾车离去(久乃驾去)。


接待人员心里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他们可能已经接到王郎高价收购刘秀人头的通知,或者看到相关的广告,所以对陌生人很警惕。


他们起了疑心后,既不能直接盘问,更不敢动手先抓起来,用邯郸将军诈又没有诈住。


他们虽然弄不清刘秀一行的底细,也不敢阻拦,但心里的疑虑未消,随即大声遥呼城南门的看门人把门关


上,不要放刘秀一行出去。


听到接待人员的呼喊,看看刘秀一行虽然疲惫、但说打还能打得样子,看守城南门的干部很识时务,说:


“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怎么能随便不让贵人出门呢?!”


(天下讵可知,而闭长者乎?)


这样,刘秀一行才得以出门南去。


还得跑!


现在,由于王郎认定刘秀是自己当一哥最大的竞争对手,他在收复各郡县的同时,派重兵拼命追杀刘秀。


刘秀暂时无力正面迎敌,只好不断转移,其实就是被王郎撵得没命似的跑。


他们出了饶阳县城,还是唯恐追兵赶上,就继续冒着霜雪、昼夜兼程往南跑。天气十分寒冷,他们的脸都


冻烂了。


(昼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时寒,面皆破裂。)


当跑到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县)时,他们仍然可以听到王郎的追兵紧随其后的消息,大家都很恐惧。


一行人快到滹沱河时,前面去侦察的将士回来报告:河冰消融,没有船只,无法渡河(河水流凘,无船,不可济)。


后有追兵,前无去路,怎么办?


大家更加恐惧了。


刘秀并不甘心,再派王霸前去察看。


王霸到河边一看,果然正如侦查人员所说。


但是,他担心实话实说惊扰大家、离散人心,心想不如让刘秀带着大家继续前进,走一步算一步。


他回头向刘秀报告,撒了个谎,说:“冰很厚,可以过去(冰坚可渡)。”


一行人不知道他说的是瞎话,都十分高兴。


刘秀当然也是非常高兴,笑着说:


“侦察人员果然胡说(候吏果妄语也)。”


于是,刘秀带领大家继续前进。


说来神奇,待刘秀一行来到滹沱河边,大家发现河水已经全部冰封了(比至河,河冰亦合)。


刘秀见状,立即安排王霸做好警戒,大家迅速渡河。


大家从河冰上紧张而有序地渡过。


谁知,大家快要渡完、仅剩几辆车马还没有上岸的时候,河冰又消融塌陷了!


(未毕数骑而冰解。)


简直是神若天助!


简直是不可思议!


每当看到刘秀一行这样在滹沱河有惊无险时,我都将信将疑。


但我查了很多正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均如上述。


信?还是不信?


但无论如何,完全可以肯定的是,王郎的人马始终没有追上刘秀。


刘秀依靠自己的智慧和部属的忠诚,一次次化险为夷,包括这次渡河。


过河以后,刘秀忍不住夸奖王霸:


“安定军心,使我们大家安全顺利地渡过此河,免遭灾难,全靠你的力量!”


王霸连忙拜谢,谦虚地说:


“河水突然冰封,让我们顺利渡过,都是明公您的大德所致,是神灵保佑我们的结果。就是当年白鱼跳进


周武王的船里那样的符瑞,也无法相比。”


刘秀仍然要表扬王霸:


“王霸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问题,使我们顺利渡河,这就是天降符瑞!”


(王霸权以济事,殆天瑞也。)


随即,刘秀封王霸为军正、关内侯。


刘秀一行继续南奔,来到南宫(今属河北)县,遇上了狂风暴雨,他们只好躲进路边空房子里避一避。


冯异捡来柴火,邓禹点燃,刘秀边烤衣服边思考下一步的去处。


大家无言。


冯异总是很有办法,又实干。


这一会儿,他又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些小麦,煮了煮给大家当饭吃。


这种麦饭虽然极其简单,但大家吃了赛过山珍海味!


刘秀不敢久留,稍事休息,待风雨小了一点,又带着大家走。


但是,由于跑得仓惶,天气不好,人生地不熟,他们又没有指南针、导航仪之类的东西,不幸迷了路。


他们本来是要南下的,结果北上来到下博(今河北深县东南)县城西一带。


绕了一个圈子,又迷失了方向,刘秀算是彻底失去了前进的目标。


大家惶恐迷茫,不知该往哪儿去!


(遑惑不知所之。)


就在这个时候,离他们不远的路边,有一位身穿白衣服的老人为他们指路。


老人手指南方,语气坚定地说:


“大家要努力,信都(今河北冀县)郡仍然效忠长安的更始,你们去吧,离这个地方只有八十里!”


(努力!信都郡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


说到这儿,我不由得又将信将疑:


这位白衣老人是谁?他是在猎猎寒风中专门等候刘秀的吗?他怎么知道刘秀要路过呢?


我查查史料,正如刘秀他们过滹沱河的传奇一样,史料对白衣老人指路的记载,也均如上述。


那我们只能说,对刘秀而言,如果确有其事,说明老天爷都愿意帮他;如果仅仅是史家的演绎,也说明希望刘秀化险为夷、中兴盛世,已经是人心所向!


刘秀惊魂稍定,率众直奔信都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