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挺急的名字 > 第53章 锦衣卫百户王德顺

第53章 锦衣卫百户王德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哈哈哈哈,同喜同喜,袁某不会忘了诸位。


到时候辽东的庆功宴上,袁某希望能够看到三位的身影。”


徐敷奏和张斌良,再加上谢尚政三人互看一看,眼中都是大喜。


“那还等什么,诸位随我袁某一起走吧。”


当下几人坐了一只乌篷船,南方水网发达,处处小河小沟小溪,水路就是陆路。


乌篷船沿着一条小河直通藤县城下的护城河。


城门口守城的门丁,自然认识袁崇焕这位返乡高官,赶紧放行。


此时袁府内宅中已经是一片热闹。


胡县令和一位锦衣卫百户,坐在堂屋内聊得热闹。


只见那位京城来的锦衣卫百户年纪很轻,神色倨傲,黄白面皮上很难看到一丝温和的表情。


即使胡县令是个七品文官,他也浑不在意,半分好脸色也无。


像胡县令这样一大把年纪,还是同进士出身的人,做官做到这里也就到头了。


估计一辈子都不用去京城。


百户是天子亲军,锦衣卫本身就是独立于文武百官之外的特务组织,负有监管官员的职责。


虽是武职,却不用太惧怕文官的势力。


这一世的崇祯并没有抑制宦官和锦衣卫的力量,也没有裁撤各处镇守太监和监军太监。


相反东厂和锦衣卫正要内部改革,等待明年扩编。


崇祯皇帝很信任祖宗传下来的这两支特务力量。


他不止一次在内廷会议上,公开表示厂卫会在他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成为十七世纪,全世界都闻风丧胆的特务谍报组织。


不次于后世任何一家情报局。


在这里,上到司礼监秉笔太监下到锦衣卫小旗,有很多人又听不懂新皇说的话了。


但这不重要,厂卫的人只要知道崇祯依然重用他们,他们依然是一把利剑就足够了。


因此这位叫王德顺的锦衣卫百户,在穷乡僻壤的东莞,浑身散发着“你们都是乡下人,不要靠本官太近”的气息。


王德顺俨然成了唯吾独尊的天使,比宫里出来的太监天使还厉害。


这种桀骜不驯的态度,一直保持到袁崇焕的到来。


王德顺此时低头假装抿茶,回避胡县令不停的热络。


此时他眼睛的余光已经看到院门口来了一个人,此人是一位留着三绺胡须,面目古板的中年文士。


文士走起路来虎虎生威,颇有军中武将之风。


王德顺知道来了正主,赶紧上前施礼,早就没有了刚才的倨傲,态度很谦恭。


“袁大人,宫里的圣旨到了。”


“这位大人稍待,袁某这就去准备。谢尚政。”


“大人,属下在。”


“你过来陪大人坐一会。某下去沐浴更衣,好迎接圣旨。”


一会儿,袁府门口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声,引得不少乡民看热闹。


一番沐浴更衣,摆香案磕头领圣旨的繁琐程序后。


双方坐定,聊了一些闲话。


袁崇焕从袖口掏出一张信封,装作不经意递给了王德顺。


“劳烦王百户不远万里而来,一路辛苦,这是袁某的一点心意。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就当众位弟兄的车脚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