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带全村炫肉全集阅读 > 勤奋的铁牛一家:想摆摊

勤奋的铁牛一家:想摆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铁牛一家的番外,时间线是大桥通行那天,叶采苹从京城回到村子那段时间。


......


“通桥啦!通桥啦!”


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和欢呼声中,大桥正式通行。


青河村、河岸村和附近的王家村、下河村等,全都心情雀跃。


李家村的人,远远的见几个村子的人都聚到新桥的桥头分祭神的猪肉和点心,有羡慕和不屑的。


年前叶采苹的玻璃作坊招人,附近几个村子都有村民进作坊了,只有他们李家村一个人都没有。


这让李家村暗暗有些后悔。


但转念一想,以叶采苹对他们村子的恨意,不管让不让她修桥,她也不会要他们村的人。


既然如此,他们何必如她的意!方便她挣钱!


“不就分几块肉,有啥了不起的。”


“河岸村的人现在就尽管笑吧,过一段时间,等那些车马把他们村子的路压坏了,我瞧他们还笑不笑得出来。”


“一天天的车来车去,吵死人了。”


“那些马车还不长眼,会撞到人。”


“河岸村就是一群傻子!哈哈哈!”


李家村看着热闹的桥头,发出阵阵哄笑。


甚至有些得意。


现在桥修在河岸村,河岸村不但承担了所有风险和坏处,还方便了他们李家村。


毕竟桥修在那了,他们李家村也可以走呀!


......


铁牛媳妇提着半斤烧猪肉回家,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娘!”此时,赵进山身上斜挎着个大布袋,风风火火地走进门。


铁牛媳妇笑道:“今天休沐?回来得刚刚好,今天有烧猪肉吃。”


赵进山道:“我听说,里正叔让每家拿五两出来,要盖客栈。”


“对。”铁牛媳妇拎着肉走进厨房,“也不知是干啥的,但采苹让盖,咱们都愿意出钱。”


赵进山跟在后面,嗫嚅着:“将来一定会赚钱。盖客栈也是因为外人来变多了吧!”


“当然。”她拿了一篮子菜,出了厨房,顺手拉过一个小板凳,开始择菜。


赵进山连忙也拉过一个凳子,坐了下来:“娘......我不想念书了。”


铁牛媳妇一怔:“咋了?”


赵进山拧着袖子:“我今年十七岁了,连个童生都中不了。”


“不就十七吗?你轩二哥也是十七中的童生和秀才。”


赵进山蔫蔫的:“我跟轩二哥不同,我是没天赋的。考了这么多年,连府试都过不了。我一直不敢跟你们说,我不想读书,也不喜欢读书......”


他不喜欢读书。


但父母一直希望他能走科考。再加上钱夫子那里不用钱,他便勉为其难地上着学。


铁牛媳妇怔住了:“你怎么不早说?”


“我怕你们失望......”


铁牛媳妇轻叹了口气:“那......不喜欢那就不念了。玻璃作坊的新厂房已经盖好了,马上要扩招。你念了这么多年书,说不定能当个账房先生。”


赵进山皱眉:“我不想当账房。”


“那跟你爹去盖茅房?你三全叔已经不盖了,进了玻璃作坊当丈量师傅,你爹偶尔跟你二全叔会一起接些活了。但我瞧那情况......你二全叔应该也盖不了多少。到时就剩你爹一个了。”


不管是三全还是二全,都有家具作坊的干股,家里月入几百两呢。根本就不在乎盖茅房这点收入。


再加上茅房生意越来越少,价钱又越来越低,所以三全早早就转了行。二全之所以还坚持,主要是觉得家里烦心事太多,想借着干活出去躲躲。


赵进山道:“娘,我能不能去摆摊呀?就在玻璃作坊门口摆呀!”


铁牛媳妇怔住了:“摆摊不到镇上,在村子里?”


“对呀!”赵进山激动道:“咱们村子现在人来人往的,拉货的商人一批又一批。我早就心动了。却又有点不敢干,直到苹姑姑让村里合资开客栈。”


“那证明一定是有生意的!我在镇上时,常见拉货的商人到镇上吃东西呢!他们也不一定都进酒楼,很多拉货的脚夫都在小摊上吃。咱们不如在村里支个摊,只要味道不差,拉货工和商人们就不会舍近求远了。”


铁牛媳妇听着双眼发亮:“你说得对。可我厨艺不行呀!”


赵进山拍着胸口:“我掌勺!”


“你?”


“对!钱夫子免了我束修,我自然不能偷懒。平时会帮着夫子家干些能所能及的杂事。我常常炒菜呢!我手艺都练出来了。”


铁牛媳妇笑着道:“那......可以试试。就是你一个人,行不行的?我还要上工呢!”


铁牛媳妇在胡辣汤作坊干活。


“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而且最近爹不是没活儿吗?让爹先帮我忙。要是成了,娘辞工也不晚。”


铁牛媳妇犹豫着,最后点头:“这几个作坊都是你苹姑姑的产业,不知她让不让摆摊。我们问问她去。”


mǔ_zǐ俩做下决定后,便放下手中的菜,去找叶采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叶采苹刚刚跟沈知晏散完步,回到家里,心情美美的在园子里修剪盆栽。


“采苹。”铁牛媳妇和赵进山走进来。


“呀,是嫂子和进山,快坐快坐。”叶采苹笑眯眯的。


铁牛媳妇没坐,笑着道:“采苹呀......我见村里的商家进进出出的,人又多,他们吃饭都要到镇上吃,我想着......”


“嫂子是想摆摊?”叶采苹一听就懂了,笑着道:“这敢情好呀!人流量这么大,可别浪费了,就该搞点小生意。我前些天让里正在村里搞客栈,就是希望大家也能赚一些钱。”


铁牛媳妇有些感动:“谢谢你,采苹。”


她知道,很多富人有了钱后,就算损害不到他们的利益,还是舍不得别人跟着喝汤的。


叶采苹说:“这有啥。乡里乡亲的,就该互相帮衬。当年我到李家村带走锦儿欢儿时,嫂子也是义不容辞地来帮忙。”


“对了,你们想卖些啥?”


赵进山道:“我们想卖饭。”


叶采苹点头:“这个主意好。对了,进山不上学了?”


赵进山尴尬地笑了笑:“我是个没出息的,一直考不上,念得又吃力。我看着这人流就心痒痒的,现在不摆摊,我怕将来后悔。”


叶采苹笑道:“什么没出息。只要努力生活,不管是下田种地还是作坊里上工,抑或是摆摊做生意,都是出息的。”


赵进山受到鼓舞,心里的负罪感总算散去:“谢谢苹姑姑。”


“听你的话,你似乎有规划了。来,咱们坐下聊。”


说着,叶采苹便邀他们到石桌边,三人坐下来商量。


......


晚上,铁牛媳妇跟赵铁牛说了摆摊之事。


赵铁牛早就觉得儿子无心念书了,微微一叹,点头:“行吧!咱们试一试。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赵铁牛一家准备了两天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