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魁好看吗 > 剑魁 分节阅读 78

剑魁 分节阅读 7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然,本来半圣埋骨之地,鲜有人会冒大不韪去生事,再说陈蜇龙只是兵解,而非魂飞魄散,终有归来之日。但多年过去,升邪剑始终无人取走,便传言陈蜇龙真的死了,毕竟他之所以兵解,也是因为当年被大夏圣祖武无敌一拳打散了大半神魂,无法复原,才不得已为之。”


“十多年前第一个入剑冢的人是个神游境宗师,说心向蜇龙真君的道法,要求剑一观。却被方氏一名年仅二十有余的剑侍杀死,血溅冢前石麟,我素来在家中钻研机关,当时此事轰动幽州,我才记得这么清楚。也是那之后,万里皆知,升邪剑冢剑侍皆是剑道天才。“


鸦三通说着,瞥了一眼丹青剑典:“厉无咎四处寻剑道天才单挑,升邪剑冢却是给他一万个胆子都不敢去的。”


李不琢瞳孔微微一缩,连普通的沙场兵卒都知道打不过就跑,宗师炼气士更是保命手段极多,若谨慎些相似都难。覆灭前朝的大战中,虽然死伤无数,宗师境界的高手死伤却极少。


一名神游境宗师被剑侍所杀,可见那出手的守剑人实力堪称惊人。


定下神来,李不琢道:“想必是剑侍得到什么消息,方泰柯才出世寻人,他借这蛊雕剑,应该是想确认陈覃是否是陈蜇龙转世。”


方泰柯说出自己沂幽山出身,本就是出山前听剑冢中的前辈教导说,若外出时有了难办的事,可以自报家门震慑对方。


他却怎么也想不到,凭沂幽山三个字,李不琢却把却把他的来意和目的都摸得猜清楚了。


被李不琢请出去时,方泰柯本以为李不琢真的没把蛊雕剑带在身边。


待回到住处,终于想通了李不琢是搪塞他,黄昏时,便又赶到马蹄巷。


方泰柯不善交流,只想李不琢不愿交换蛊雕剑,那就再加大些筹码,只是他出山带的财物都耗空了大半,却有些不好办了。


但方泰柯刚到马蹄巷里,李不琢便把他迎了进去,取来蛊雕交给方泰柯。


蛊雕对李不琢无用,李不琢也不必阻碍方泰柯,道:“今日你过来后,我加急派人取来了此剑,你且看看。”


方泰柯打量着蛊雕剑,表情先是有些期冀,但细细端详许久,后来又露出不出所料的失望神色。李不琢趁着时候问道:“怎么了”


“不是这柄。”


方泰柯摇头。


李不琢试探道:“果然不出所料,若是蜇龙真君转世,怎么都没理由败给厉无咎。


方泰柯面色不好,道:“你怎么知道”说着不动声色握住背后的剑柄,若李不琢表现出对于蜇龙真君有半分觊觎之意,他就准备在此处拔剑。


与剑冢方家的前辈不同,方泰柯自小在剑冢长大,对其视若性命,决不允许有丝毫差池。


而李不琢原本只是推断测,见这位一点都回拐弯抹角的剑侍的表情,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方泰柯带着失望和警惕离开,李不琢将此事抛至脑后,便在家中观摩烂缑帖。


府试还剩几日,他也不再读书,每日只早晚阅读抄玄蕴咒、清静经,兼以练字,让自己的心境变得不疾不徐,不急不躁。


三斤给李不琢做了个精巧的食盒,外面看去是个刻着福星高照四字的六角黑檀木盒子,打开来,盒盖便分成数瓣,食盒分三层,各层都分成蜂窝状小格子,装满了肉脯、梅子干、芸香金枣、糖渍核桃仁、馒头、茶糕、蜂蜜膏、米糕等各色吃食。


李不琢这才知道之前三斤一直倒腾的果干零嘴怎么没见她吃呢,原来是为了这一天做准备。


正是初春,昼短夜长。


这日,更夫的梆子声响起时,天还是黑的。


马车驶出马蹄巷,车上挂着写有“新封府试”的黄皮灯笼,为了府试,今日府试开始前,全城车马管控,没挂这灯笼的车马,一概不许上街。


府试贡院设在上城东面,这时启明星出现,与贡院处在同一方向。大路小路上,都为考生点亮了一溜大红灯笼,李不琢坐在马车上,向外望去,黑暗中,马车先过了一座牌楼,借着微光可以看清牌楼上书腾蛟起凤,这第一座牌楼过后,又是接连六座牌楼,有写举贤納才的,有写独占鳌头的。


过了七座牌楼,便是一片围绕在楼墙中的广阔空地,已有数百驾车马停在此处,这广场后,就是府试的考试场所。厚重威严的黑檐下,左中右三张红漆大门朝南洞开,已有重兵在门口把守,而大门外二十步远,还有一道大辕门,上书天宫重地,闲人勿进。


众考生便在这辕门前面汇合,黑压压的一片,后面都跟着小书童,三斤拎着食盒,跟在李不琢后面,这时府试贡院前,忽然有人口诵咒语,三斤只觉贡院里面猛地刮出来一阵阴风,不由打了个哆嗦,攥住李不琢衣角。


李不琢却见到,那贡院前的官员诵咒之时,体内现出一尊金甲神人法相,将贡院中一切游魂野鬼与阴气荡涤一空。


这也是府试前的最后一道仪式。


阴风消散之时,那边的府兵便高喊:“卯时已到,搜检开始”


第170章一百六十九:照心钟


诸多府试考生已在辕门前等待许久,再好的心性修养,到了这时候也难免会产生波澜,作为府试开始的信号,那一句卯时已到在众人耳中如同春雷,让静立良久的考生开始动作起来。


不同于县试时的忐忑担忧,这回三斤对李不琢挥挥手,笃定道:“等你好消息啊。”


李不琢点点头,手持圣院祭酒前夕府学监发下的考试凭证,进入考场,他是六百三十一位。


过大门,便受府兵搜检,县试曾见过的讹兽,这时候又再度出现,盘问考生,搜检过后,李不琢便进入了府试考场,打量着四周,见到其中布置除去威严浩大更胜于县试考场,却没什么显见的不同。


不由心中揣摩着,府试中实修、心性、学问三项都要考到,又对具体考核过程秘而不宣,想必是考试的法子一旦被考生知道后,有所准备,就起不到考核的效果。


此时有府兵在一旁接引,李不琢随人流往考场后方走去,前方又是一座宽有十丈,三开门的庞大门楼,门楼上一溜灯笼十分辉煌,中央两根蟠龙柱上龙头伸出,于半空相衔,各咬着一枚径长三尺的大铜环,悬起一口色泽斑驳的古钟,钟身上錾刻“照心”二字。


这时候,便有两名力士在门楼下,拉动绳索,带起撞子。


咚咚


钟鸣声响起,传彻数里。


振聋发聩


那钟声仿佛正好踩着心跳的拍子,震得李不琢心神一晃,只觉钟声虽在耳畔,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