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魁歌曲 > 剑魁 分节阅读 77

剑魁 分节阅读 7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d檐,看见人群中的李不琢。


鉴于李不琢与白益的关系,祭礼长本不想在杨炼面前提起。


杨炼却远远看着李不琢:“此子如何”


祭礼长斟酌了一番,有褒有贬道:“至于永安县县试魁首李不琢,倒是值得说道一番。他出身寒门底蕴不足,县试只考学问,不考实修,他县试得了魁首,到府试再想得解元本来不大可能。只不过,他县试过后不去府学,出任河东县掌书吏,杀龙雀传火使一名,又剿灭反贼,与古微观弃徒厉无咎战而胜之,被封了名号侯。据说那封赏的圣谕中,有一道剑字圣言,这机缘,虽比不上陶祝当年在地市得到全篇圣人手书,但也极为难得。李不琢若能参透这剑字圣言就算他出身寒门,底蕴不足,也足以争一争解元。”


杨炼不动声色,见李不琢与身边的白游说话,眼皮一垂,道:“在圣院嘻笑,何其不敬。”说着看向祭礼长,“此人应该逐出圣院,取消府试资格。”


祭礼长一怔,旋即明白李不琢区区一童子炼气士,虽不值得杨炼放在眼里,但杨炼在白益之事上威望大损,是要拿白益身边的人立威了。


祭礼长不由脸涨的通红,岂有此理他身为祭礼长,主持圣院祭酒大礼,从不逾矩,杨炼的举动在他心中是莫大的侮辱


但司天宫权势无双,长目上尊亦是只手遮天。白益能顿悟入真形,他一个圣院祭礼长又拿什么来反抗杨炼


祭礼长正觉屈辱无奈,那边一直耷拉着眼皮不言不语的孙青臣忽然一拍桌子。



镇纸笔山都震落在地。


“你虽官居一品,但这里本官才是府试主考。”孙青臣话语掷地有声,一字一顿道,“你敢打压我的考生,我现在就去圣像前奏请圣谕”


第166章一百六十五:藏蛟谱


一直提着一口气的祭礼长吓了一跳,嘴角猛抽,完全没料到这位烟海阁上君平时不显山不露水,这时候竟敢跟司天宫上尊、权势极盛的杨炼拍桌子


但想一想也能明白过来,历年府试都由鼎天宫安排,孙青臣身为烟海阁上君,官居三品,虽然地位比不过杨炼,但他代表了鼎天宫的门面。杨炼直接无视孙青臣,干扰府试,置鼎天宫于何地


也难怪孙青臣会突然翻脸。


本来鼎天宫就在七天宫中地位较低,但若真在人前再三让步,再过百十年,恐怕各大司职都会被架空了。


杨炼一横眉,看向孙青臣,道:“此子少年封侯,已是不妥,我见在圣院前嘻笑无礼,显然是心气飘了,天赋远高于他的人不在少数,但越有才能的便越知道藏拙,哪个像他这样飞扬跋扈,我并非要害他,压一压、磨一磨,对他来说是好事。我当年为天宫征战,剿灭大夏,被王圣亲封司天宫上尊,此后兢兢业业,为天宫提拔的人才不计其数,你孙青臣何德何能,敢说我打压考生不用你奏请圣谕,你自己等着锒铛入狱。”


说着,杨炼向左右侍从淡淡吩咐道:“带他下去。”


杨炼身边那两名气息悠长、炼气境界极高的守卫便是他亲传炼气术的私兵,闻言不顾孙青臣的身份,毫不犹豫就左右去抓孙青臣,要把他带离此地。


祭礼长看得手心冒汗,孙青臣却摸出主考的玉印啪的拍在桌上,须发皆张,斥责道:“好一个为他着想李不琢在圣院祭酒之时被当众驱逐,颜面扫地,不羞愤自尽就不错了。你杨炼贵为上尊,却算计一个区区童子炼气士,这等小人行径传出去要被天下人所不齿钦天玉印在此,你敢动我,我此刻就去奏请圣谕,告你杨炼趁王圣离开天宫,把持权柄,打压异己”


左右已接近孙青臣的两个侍卫被孙青臣气势一迫,脚步一滞,顿时接近不得。


祭礼长打一开始就心惊肉跳,各府县的七圣殿有阵法能沟通圣人,但除非有天大的事发生,不然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有人会打扰圣人,若杨炼要打压李不琢,本只是随手为之的小事,但一旦孙青臣到圣院奏请圣谕,这小事就成了大丑闻。没想孙青臣会把话说这么绝


杨炼打量着孙青臣:“你突破了真形境,竟仍甘心在烟海阁守着那一堆废卷很好。你身为主考,今日为区区小事咆哮失态,动不动就要惊动圣人,成何体统。圣人为人道昌盛,身负重担,本尊不愿打扰,但今日你构陷我,等着问罪”


说罢,杨炼带着侍卫拂袖而去。


孙青臣看着杨炼背影,长呼出一口气,坐回桌边,气势一收,又是一副普通老头子模样,对祭礼长道:“总算送走了此人,快到祭酒大典的时辰了吧。”


祭礼长捡起地上的镇纸笔墨,暗暗心惊,难怪这位烟海阁上君上能接连三年担任主考,原来也是一位真形境宗师,尊敬道:“有上君这样的主考,是众考生之福啊。”


对于圣院阁楼里发生的一切,李不琢并不知晓,在圣院门楼下静候到巳正时分,圣院的祭礼长便从圣院中走出,率众府试考生举行祭酒大典。


众考生衣冠、参拜圣像,再加上诵礼、祭酒等一番流程,到大殿结束已是巳中。


祭酒大典结束,李不琢走出七圣殿,圣院洒扫得十分干净的宽广台阶与黑石地面在日头下幽幽发亮。


考前的祭酒大典已结束,眼下众考生已可以离开,但大多数人都在圣院中盘亘不去。


这处圣院是新封府中最讲究的建筑,其讲究并不体现在飞檐斗拱的精美繁饰,而体现在底蕴之上你在此间逛,随意看到的一座盆景,就能追溯出一段曾有某位大学士甚至半圣在此论道的佳话,而复道中朴素悬挂的某张歌女图,据说就是前朝某位诸侯王最珍爱的藏品。


与其他供奉七圣像的场所不同,举行祭酒大典的圣院是新封府重地,平日并不开放,众考生难得有机会进来,自然也不舍得离去。


除了在圣院中观瞻,这也是府试前众考生交流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机会,虽心知眼前都是即将同场竞争的,能对对手有所了解,也更能胸有成竹。


作为在府试颇有希望的竞争者之一,李不琢也受到了几名面生的考生的试探,所幸的是试探他的人并不算多。虽夺了永安县魁首,又封了名号侯,但刚来幽州半年的他,在全府之内,名声尚比不上那些年少时就才名远扬的同年。


众考生都是府中精英,到了府试还剩几天的关头,该做的学问也都做得差不多了,该提升的修行,也基本到了瓶颈,大部分心思都放在打听府试有关的消息上。


府试的规则历年从不外流,那些个去岁落第的考生,对此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似乎当时被神通蒙蔽了知觉。


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打听不到,许多考生的大部分心思便放在了打听其他考生的信息上。


李不琢在圣院中游览,瞻仰着圣院中前人留下的痕迹,偶尔在坛砖墙角发现两行偈语短诗,被其中放达淡然的心境触动,心道这对于缓解考前紧张实有奇效,这时白游过来摸出本册子,神秘兮兮唤李不琢一起看。


“这是什么”李不琢翻开册子,第一页写的就是“陈阆真”的名字。


白游道:“藏蛟谱,就是有好事的人把今年府试考生中佼佼者的名单都列了出来,还细致罗列了擅长于短缺之处,排出一份名单来。哎,你先翻过去看看。”


李不琢依言连翻几页,白游喊道:“停,见着没,你排在第十二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