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魁桃太郎 > 剑魁 分节阅读 79

剑魁 分节阅读 7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日一过,府试贡院前红绸一掀,府试放榜,李不琢心里石头终于一落。


取而代之的是惊疑与无法接受,他落榜了。


而夺得府试解元的符膺,远远扫了李不琢一眼,那无视的态度很明确,以前我把你当对手,现在你却不够资格让我直视。


十分刺眼。


“今年不行,明年再考嘛,你才多大啊,这人家二十来岁考上举子,也都是天大的喜事呢。”


桌边,三斤朝着对面的李不琢劝慰道:“咱们又不是刚到幽州那会儿,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也不急着用钱了,供你读书是绰绰有余的。连白公子都中了,你落第一定是出了意外,来年加把劲儿,别失手就好。”


边上,被三斤用一句“连白公子都中了”暗中鄙视的白游,却没半点不服的神色,他自认侥天之大幸,竟然中了个府试第三十五的举子,在外头鼻子都恨不得翘上天了,但李不琢意外落榜,他再喜气洋洋,就太不够兄弟意思了,大为认同道:“在理啊,你的才华我是看在眼里的,若不是出了岔子,怎么可能落榜,是不是阅卷的那边,糊名糊错了”


“错不了,是我自己失手,我自己知道。”李不琢看了一眼竭力隐藏着担忧的三斤,又看向一反常态小心翼翼的白游,知道自己突然的寡言少语让亲近的人担心了,便笑了笑,“没事,再考一年又何妨。”


落榜之后,李不琢倒是心思沉了下来。


与半年前不同,当时县试结束,离府试只剩半年,修行难免有些急躁,这回终于有了时间沉淀。


还能抽出时间,经营酒庄,同时与沈渚的营生也开始做大起来。


白游中了府试第三十五,从纨绔公子,摇身变成官员。在府试过后的司天宫大挑中,借着白家的关系,谋了个圣院司祭的职位,虽然清闲,也没什么实权,却有大把机会接触历年考生与圣院内隐修的高人,是一等一的美差。


一年过去,李不琢博览群书,道心、修行都沉淀下来,更稳重扎实了许多。


再入府试考场,只见那口照心钟据说被送入了天宫,已不在门楼下。


未受到钟声影响,李不琢将自身所学全部发挥出来,终于有了笃定的信心。


却再次名落孙山。


此后,一连四年,不第。


当初的永安县魁首,荡剑侯李不琢声名鹊起,却又泯然众人,此事已沦为新封府百姓无聊时偶尔会想起的谈资。


“明年,明年再考一定能中”三斤给书房里埋身卷帙的李不琢送饭,犹豫了好久,又说:“要不暂时,咱们先停两年不考了前两天我帮匠盟的路前辈打下手,他听说了你,说你这样连年考试,最伤道心的。”


李不琢摇头。


这夜,穿公输氏族服的公输百变亲自来到马蹄巷三六号,与李不琢夜谈。


“罗浮天阙常驻东极,三斤被匠盟的前辈看中,要收为记名弟子,带她去东极。你放心,我公输氏主家也在棠州,没人动得了她。你若有心,可与三斤同去。”


这并非问李不琢的意见,只是告知。


浮月坊,华灯千幢,丝竹嘈切。


美人在灯台上衣着艳丽,露出大片大片白如凝脂的皮肤,幽香传出老远。


楼台上,白游朝喝闷酒的李不琢骂道:“三斤都哭成那样,你还硬把她送走,这一走不知道多少年能回得来,没看出来你这么狠心啊”


“让她留在新封府干嘛,耽误了她。况且”李不琢倒着酒,“她若不想去,我就不会等到公输百变亲自上门,才知道那匠盟前辈动了收徒的念头。”


白游语气一滞,改口道:“那丫头这几年越来越会吃,远看都成球了,走了也好你难得来这儿喝花酒,今日浮月坊正好来了几个新雏,今夜都唤来给你陪酒”


第172章一百七十一:向道之心二


片刻后,李不琢身边尽是莺歌燕舞。


不禁回想起当年,他从军杀敌,一心只为踏上修行之路,冯鹰开无遮大会时他亦心中有冲动,却控制住自己。此后,对女色虽并未故意抗拒,却从不主动接近,便是怕耽搁修行。


但一连几年落第却让他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


果然食色性也,这样封闭自己,反而是偏执了吗


一放开心绪,花酒果然比闷酒好喝,难怪要一夜千金。


夜中,酩酊大醉,李不琢肆意大骂主考不识人,借醉酒发泄一番,李不琢靠着貂皮铺垫的厚软座椅,一闭眼就睡过去。


白游看着终于松了口气。


李不琢醒转时,头脑昏沉发涨,耳边听见一阵琴声,像山间幽泉般沁凉,把他的醉意驱散了大半,一时间忘了自己还身处这烟花脂粉之地,趴在桌上侧耳聆听许久。


等琴声一停,李不琢拿起身边一碗冷茶喝下,入口却又是酒味,随手把上着精致彩釉的酒碗扔开,来到栏杆边朝楼下一看,琴台上只有一个背影远去。


“那是谁”李不琢问边上的女子。


“那个啊。”女子目光移开,收起眼底有些嫉妒的神色,“那是新来的顾惜姑娘。”


三斤一走,李不琢身边清净了太多,但闲下来时也甚是无聊,郭璞管理的营生,李不琢插手愈发的少,连带着与沈家的交际也淡了下来。


一闲下来总要找些事做,偶尔作丹青,时而写词赋。


不知是因为年纪渐长,还是其他的缘故,每每入睡后,便从未进入那一梦就是几度春秋的梦境了。


这年秋天,李不琢回到句芒山,独自攀上山顶,临崖对着苍茫天际的落日描摹起来,这时候听到后面传来脚步声,转头一看,江东君的影子被落日拉得极长,眉目映着落日辉光,散发着绝美的神性。


“东君”李不琢放下笔,“多年不见,你终于回来了。”


江东君看向李不琢:“我自东极归来,正好路过新封府时,听说你连年不第,以你的才能,比之赵长青亦不差,必定是被小人排挤,正好,你来做我的神使罢。那天宫举子,呵,有什么好当的。如今我已寻回本命灵珠,待我神国立成,你与我同尊。”


“恭喜东君,沉沦无数岁月,你终于神通再复。”李不琢感慨,看向远方,“但你的道是神道,我的道是人道,纵受磨砺,吾心不易。”


江东君点点头:“那好,你有你的道,我若强求,反而是害你。但今日过后,我便要与你告别了,我将去东极建立神国,这句芒山下的风调雨顺,也无法再庇护。”


“以后再也不回来了”李不琢看向岩洞,那里面还藏着句芒遗骸。


“百年之内不会再回来了。”江东君点点头,微微一笑,“你若不再执着,可到东极来寻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