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魁 太上小君 > 剑魁 分节阅读 80

剑魁 分节阅读 8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不琢将神祠中的野兽驱赶走,在龙骨水车边听着水声,独坐了一夜。


回到新封府,变卖财产,请来宗师医家炼气士出手,解决了村中瘟疫。


这日,新封府外,李不琢牵着瘦马,回望身后的雄城。


“终于要告一段落了。”


瘟疫解决,他却已没有余钱。


府试前后花费甚大,酒瓮子村村民虽自发要凑钱给他,但看着历尽劫难,面黄肌瘦的村民,他决定休养两年。


这时却有人从城内奔出来,未施铅粉,清丽非常,是顾惜。


“你不能走,若是没钱考试,我这儿有。”顾惜气喘吁吁,掏出钱袋,露出里面的一沓金票。


“何必为我做到这地步”李不琢摇头。


“你答应过我的事还没应诺呢。”顾惜捧住李不琢的脸颊,定定看着他道:“我信你,你若食言,我就恨你一辈子。”


说着,她又拿起钱袋笑道:“再说你也功不可没,要不是你的词卖座,我哪来这么多钱啊。”


“你也知道,顾姑娘的身子肯定是干净的。”


人到中年,在圣院里摸爬滚打,白游蓄起了长须,人也稳重了许多,端起茶碗,对李不琢正色道:“你若嫌她出身不好,不娶她为正室,纳她为妾却没人能说什么。你总得给她个名分,别让她傻等”说到这儿白游斟酌了半晌,考虑到李不琢一时的自尊心,和顾惜的青春年华,还是后者重要一些,微叹道:“若是出不起赎身的钱我先帮你垫着。”


“我这样的人,拿什么去嫌弃她。”李不琢苦笑,“我娘便是伶人出身。”


“那你还等什么”白游忍不住急了起来,“青春苦短,女人家最好的时光又有几年好等”


见李不琢沉默,白游气闷道:“兄弟一场,我岂会在乎其他些个女人,只是,你身边总得有个人陪着。这些年为你说媒,你都不假辞色,唯独和她走得近。”


李不琢却摇摇头,看向窗外,目光坚定。


“终有一日,金榜上有我李不琢的名字,我会给她风光的明媒正娶。”


然而这年冬天,噩耗传来。


顾惜猝死在琴边,指甲断裂,血染琴弦。


“顾姑娘早有心病,近几月,却日日劳累”


“她也老大不小了,这年纪,还有几个看得上她的呀,你看皱纹都出来了,不日夜弹琴,连妈妈那边的钱都补不上。”


坊间与顾惜相熟的青楼女子议论纷纷。


李不琢抚摸着那具古琴,只见琴上刻着一行小字。


“人言岁月轻难付,宁负韶华不负君。”


从此浮月坊中再无青楼状元李不琢。


马蹄巷里,多了一个终日抱琴而眠的男人。


岁月忽已晚,可怜白发生。


天宫已立八十年,后人英才辈出。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人,已容颜苍老。


有个白发老者,每年参加府试,放榜之时,远远看向金榜,宛如一尊石像。


很少有人记得他的过去,有好奇者,打听一番后,都感慨叹息。


李不琢遥遥看向府试考场。


只见此时金榜一掀,此后便是三十五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何其风光得意。


而他已一无所有。


“你可后悔”


李不琢听见有人发问,是他自己的心在问。


后悔吗


三斤离去,他若同去东极


若他放弃府试,与郭璞一同从商


若他答应江东君,建立神国


若他没有执着,为她赎身,生儿育女


李不琢低声自语。


“尘心不死,道心不生。尘心不活,道心不成。”


“我不悔。”


向前眺望,府试考场内高有五丈的照心楼下空空如也。


铛铛


李不琢却听到了一阵遥远、厚重的钟声。


第174章一百七十三:壶天一


春寒之时日光朦胧,檐瓦石地泛着清润的色泽,耳边的钟声从极遥远处倏忽靠近,李不琢耳边又充塞满了拥挤的脚步声、衣袂摇摆声。


抬头一看,门楼上锈迹斑驳的照心钟缓缓摇动,碰到撞子,便发出厚重悠扬的清吟。


李不琢抬起手掌,掌心饱满,正是年轻人充满活力的皮肤。


“照心钟,照心钟,此即谓照见本心。”


李不琢恍然回神。


他还是初入府试考场的少年人,在那钟声之下,一梦黄粱,终于醒转。


一回首就是青丝白发,这感受他已不知经历多少次了。


这次却不同,梦中景象仍历历在目。


“顾惜世上是否真有此人”


李不琢回忆着顾惜的模样,却发现记忆已完全模糊。


“顾,顾她叫什么,不对,好像不是姓顾”


李不琢越想记住梦中的经历,记忆却像指尖流沙,抓得越紧便消褪得越迅速,一晃神,李不琢已记不清梦中那为他弹琴的女子的名字。


李不琢抬头看了照心钟一眼,向前走去。


这一瞬间,钟声隐去。


从开始到停歇,照心钟一共响了九回,过去五十息时间。


然而钟停之后,照心楼下近四千考生,只有两百余人恍然睁开双眼,继续向前,走过照心楼。


剩下那三千余人,仍闭眼痴痴立着,还在梦中,有人哭,有人笑,神态各异,都没能再迈出一步,走出照心楼。


考生只剩二百人,原本稍显拥挤的府试考场,被照心楼分割出一片空旷的场地。


府试主考孙青臣带领一众副考官,府卫,正站在石栏夹道的道路中,对众人道:“尔等已过第一关,且随我来。”


这便是府试第一关“照心”,四千人取二百,百不存一。


府试重地不得喧哗,众考生跟在孙青臣身后,走入照心楼后府试正院,


李不琢目光扫视人群,不出所料,如符膺、何文运等县试表现极佳的考生,照心一关并没挡下他们。令他有些意外的倒是白游,白游也通过了第一关,到底是家世底蕴丰厚,就算有顽劣之名,认真起来,一月功夫,就甩下了那照心楼外三千余人多年苦读。


白游这时候感慨万分,从钟声下醒来后,梦中记忆便迅速消褪,到现在已只能隐约记得一些片段,若府试过后要说起当时的经历,也只能以“做了个梦就醒了”这种含糊不清的方式来形容,完全记不起梦中的细节,虽然凭“照心钟”的“照心”二字,能推断出考验的是心性,但若问如何考的,却无法得知。


这时,众人进入府试正院,孙青臣停下,向众人说道:“能过第一关,站在此处的,都是心性坚定之人。此前府试过程不对外宣示,就是因为这一关心性考验,眼下你们通过了第一关,至于第二关,才是府试的重中之重。你们二百人中,最后至多能有三十五人中举,但纵使中举,鼎天宫不会为你们发下先天圆满,乃至于宗师境的炼气法门,你们的炼气法门,便是在府试第二关中获得。”


眼下还站在这里的考生,大多家世背景不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