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换一个八零 > 第1章

第1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晨,乘着小船出去捕鱼的人陆陆续续回来,整个西塘村充斥着鱼腥味。


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弯弯曲曲从村头蜿蜒到村尾,从村尾再往外边走大概三里路,就是贯穿西省的西江。


西塘村位于西省的最南端,靠山临江,从这儿到公社单靠走山路要走上七、八个小时。也有更近的方式,就是靠着划船出去。沿着西江岸边一直往上,顺风时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公社,如果遇上逆风时节,两、三个小时有,一辈子的时间也有。


这么些年,也不少人因为乘船遭遇大风一去不回的。


靠山吃山,靠江吃江,西塘村两个都靠。


在这儿的村民不富裕,但是吃还是能吃饱的。哪怕是最难的那三年,山里江里的,都没被薅秃捞光。也因此,在这些年,西塘村还陆续增加了不少人口。


就在昨天,村里最后一个没在本地成家也没考上大学的知青回了城。说是没考上也不太确定,毕竟今年的高考刚结束没几天,那位知青也考了四次了,这次的把握应该很大。


梁辞穿着有补丁的旧衣服出门,一只手拎一个大桶,跨着大步往江边走去。


“幺妹,等等我!”


伯父家的三堂哥梁明富坐在家里的院墙的墙上,看见她走过,一个转身直接从两米高的墙头跳了下去,落了地缓了缓就急吼吼地追了上来。


他这么一跳,可把伯母陈珍珠吓得脸色发白,等缓过了神来,顺手抄起手边的棍子就跑出来要收拾他,“你个短命鬼!跳下来摔不死你!你跑!你有种你别回来吃饭了!”


伯母骂人都这么中气十足,尤其是每次骂梁明富的时候都提高了两个调。偏偏梁明富就是个油盐不进的,你使劲骂他,他还要跟你嬉皮笑脸的。


梁辞看不惯他这副样子,水桶抡过去要抽他。


梁明富躲得快,再慢一点保准他得挨收拾。


梁明富跑远了才不满地瞪她,“我好心陪你一起出来,你还帮着我阿妈打我。”


梁辞白了他一眼,心里觉得无奈,梁明富比她还要大半岁呢,还是这副样子。都是十九将近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像人家条件好点的有钱置办彩礼的,这个年纪早娶婆娘生娃了。


“下次你别跟着我。”梁辞也没好气地瞪他。“你中考考得咋样?能有把握考得上中专不?”


梁明富读书晚,以前又不好好学习耽误了,别人读两年的初中,他读了四年。所以,虽然是和梁辞一样的年纪,但是今年才初中毕业。


要说在这儿,有个初中学历已经够用了,但是家里人的期望总是更高些的,希望他们能更进一步,考不上大学考个中专出来也包分配。


说到这个问题,梁明富就很头疼,十分坚定地摇了摇头,“我估计我考不上了,也不想再读下去了,我们梁家能不能出个大学生就得看你的了。”


说完他就有些不敢说下去了。


说来,今年这次高考已经是梁辞考的第三次了。第一次是77年恢复高考那次,完全够不着分数线,毕竟当年初中老师教得潦草他们也学得潦草,那点水平不够用。姑姑和姑丈找了关系把她送去县城的高中读了两年半,读完高中后,参加了1980年7月的高考,没考上。又复读了一年,今年就是梁辞参加的第三次高考了。


用不着别人说,梁辞自己都想得明白,望着烟波渺渺的西江水,无声叹息,“今年再考不上,我就不考了。老老实实在家看看能找个什么活干。”


不说在这西塘村里,就是在公社,也没几家的姑娘能去县城读高中,考不上家里还给多供一年去复读的。再考不上,那就说明她也不是读书这块料了。还是早点考虑工作的问题比较实际。


其实不用怎么找,她阿爸阿妈在十年前发大洪水时救了学校里的十几个孩子,但是他们却就这么沉在了西江水底下了。为着这件事情,她亲哥梁明光现在才能在公社当会计,公社另外还留有一个工作名额,是要给她的。不过,能安排上什么工作就不一定了。


所以,哪怕是考不上大学,她把东西一收,就去公社和她阿哥都留在那儿工作也很好。


梁明富却皱眉道:“不行!你得考上京城的学校去!就算考不上,你也是要跟着程铮去京城过日子的,不能留在西塘村。”


梁辞瞥了他一眼,挑了挑眉,“我留在家里丢你脸了啊?我怎么就不能留下来了?”


梁明富恨铁不成钢地跺了跺脚,恨不得把她踹西江里去洗脑子,“程铮都说了要娶你的,就你个瓜脑子还想着留下来,去京城过好日子不好吗?你没见上次梁真真回来说咱们市里有多好,京城一个大首都,总比咱们这儿的一个市要好得多吧!”


“到时候你去了京城,你要是看到有好吃的了,就挑些便宜的买点给我带回来。哦不,回来一趟不容易,你寄回来也行。”梁明富已经开始畅想着等梁辞去了京城,他就在家里等着她的包裹寄回来的样子,到时候一打开,哇,全是他没见过的好吃的。


“那就把你嫁给他好了,你跟着吃大鱼大肉去。”


“......那可惜了,我要是个姑娘,我就帮你嫁了算了。”


梁辞给了他一个白眼,不想再理他这个傻子,把一只桶丢给他拿,自己拿另一只,在水田中间的一条小道上跑得飞快。


她和程铮的婚约是个意外。


程铮是1975年下乡来的,刚来的时候就得了村里众多妇女的喜爱,都想着把他拐回家去做女婿。可惜了,没拐成。76年冬天,程铮去江边洗衣服不小心踩空掉进去了,旱鸭子一个,多亏了她当时从江边经过,这才救了他一命。


他是救上来了,但是大冬天那么冷的江水,才十四岁的她跳下去救人反而受了寒,在家里躺了大半个月才好。县里医院的医生说了可能会影响以后要孩子,程铮当时就给她家里人承诺了等她长到十八岁了就娶她。


程铮那个人,长得好,性格也好,还是个有文化的。她也是个俗人,喜欢肯定是喜欢的。后来有了婚约,他也对她关心得很,即使是他回了城读大学这三年多,也每个月不落地寄些城里的东西回来给她。他读大学的第一个暑假,特意赶回来一趟,带着她去市里的医院检查看病。


但是和他这个婚约,她打从心底里觉得是靠不住的。


喜欢是一回事,看清现实是另一回事。


他就算对她有万分的愧疚,但是他家里人这么些年也只是寄药寄补品给她调理身体,就是从来不提婚约的事情。她也不是当时十四五岁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心里大概能猜得到程家长辈们的意思。


程铮一直来信鼓励她说要考上京城的大学,这样以后就能在京城相聚了。考不上的话就等他大学毕业了,再回来娶她。估计程家的长辈猜着她很难考得上大学,才一直没有来信说婚约的事情。至于等到程铮大学毕业还有半年,到时可能就会有别的说辞了吧。


京城的大学她想考的,全国最好的中医药大学就在那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