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鹏涛的运气很不错,他所在的师团的师团长是一个威名远播的人,在指挥打
仗上有一套,所以席鹏涛这五年来打过硬仗、吃过小规模的败仗,可大部分都是
胜仗,大规模的败仗他很少经历,认真算的话也就两次,第一次席鹏涛都侥幸
逃过了,因为自己受了重伤,在后方休养,另一次是席鹏涛靠着自己的实力和意
志还有一些运气,挺了过去。
席鹏涛成为小队长后一如既往的带领着小队在战场上冲在最前面,事后他的小
队变成了团队中杀敌最多的小队,大部分都是席鹏涛杀的,可一支二十五人的小
队,结束后只剩下了十三人,十二人阵亡,活下来的十三人中有八人受伤,三人
是必须退役的残疾。
最初席鹏涛认为这没什么,打仗死人很正常,自己早就见过无数的战友阵亡,
战争是公平的,谁也无法保证战争中死的人不是你所带领的人,至于自己的小队
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席鹏涛归结于新兵居多的原因,新兵在战场上有很高的阵
亡率,尤其是第一次上战场是的恐惧,会将自己平时训练成果的十分之一都无法
发挥出来,这点席鹏涛深有体会。
席鹏涛一样的军官,尤其是带兵一段时间的军官都看出了问题,可对于他们的
建议和指导,席鹏涛不屑接受,在席鹏涛看来那些人一部分参军时间没自己长,
和自己一比,他们就是新兵,还不就是战功没有自己多,无法进一步在jūn_duì中攀
升的军官,自己的战功全是靠自己挣来的,他们不少人是靠着自己的部下才有战
功的,只要自己愿意,自己随时可以成为他们的长官,这些人何来资格对自己指
手画脚。
让席鹏涛醒悟是一位老婆婆,这并不是一个有着智慧的老婆婆特意来开导席
鹏涛,她只是一位母亲而已。
一天有人通知席鹏涛有一位老婆婆找他,席鹏涛第一反应是他的母亲来看自己
了,在前往的路途中,一想不对,军营离自己的家有一千多里的路程,自己的母
亲想来看自己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母亲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个部队的,自己
五年没回家,母亲也还没老到被人称为婆婆。
一位席鹏涛从来没有见过的老婆婆,手拄着拐杖,见到席鹏涛,举起拐杖就打,
在战场上奋战五年多的席鹏涛自然不会被击中,可老婆婆不放弃,不断的举起拐
杖就打,无法想象年迈的身体竟然有如此力气。
席鹏涛用自己粗大的右手接住了老婆婆的拐杖,问他为什么要打自己。
老婆婆眼眶着充满着泪水回答:自己的独子在席鹏涛小队中,参军才三个月就
死了,不怪席鹏涛怪谁。
这句话完全是无理取闹,战争本身都是一个屠宰场,在战场上谁都会死,多么
优秀的指挥官都不能保证战争不会死人,总不能因为你的儿子死了就来找jūn_duì的
麻烦,更何况要找也是要找敌人的麻烦,是敌人杀死你的儿子,更何况参军后,
任何人都是战士,战士就要有死在战场上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