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第47章 中间威力弹

第47章 中间威力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学新之所以会对m1卡宾枪感兴趣,是因为它可以说是现代突击步枪的先驱……


更普遍的说法是汉斯的stg44,因为stg44是一款实际意义的突击步枪。


但实际上最先有突击步枪意识的还是鹰酱。


鹰酱研发m1卡宾枪的原因,就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拉栓或半自动步枪的威力过乘,射程动不动六七百米,春田步枪的有效射程甚至达到800米。


(注:有效射程指的是步枪能在这距离上保持弹道的稳定,其散射面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能有效命中目标)


但这个有效射程没有太大的意义。


800米的距离,即便是身高一米七的敌人完全站立也相当于在一米的距离看一根细铁丝,就算加装狙击镜想命中也十分困难。


更何况,绝大多数的战斗都发生在500米的距离内。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栓动步枪威力过剩。


它一无法命中,二几乎没有现实需求,带来的缺点却是后座力很大使步枪无法连发……对于栓动步枪而言,能连发的步枪就是机枪,通常无法端在手里“哒哒哒”的对着敌人一阵扫射(电影、电视除外)。


那为什么需要这种枪这种子弹?


更确切的说,把这种枪和子弹留给机枪和狙击枪不就可以了?


普通士兵使用这种栓动步枪是不是毫无意义?


另一方面,就是手枪只有50米的有效射程,用于防御和自卫又太近,冲锋机关枪的射程不过一百多米……


这么一思考,100多米的射程与800米的射程中间就有一个巨大的火力空白。


战斗时,太多太多的士兵需要忍受800米射程的步枪的后座力和低射速,去射杀300米到500米距离的目标。


于是就有了现代突击步枪的概念:减小子弹威力,使其射程在500米左右,因为威力减少后座力减轻,步枪就可以连发达到火力输出的最大值。


这也就是所谓的中间威力弹。


m1卡宾枪基本是按这样的思路生产的,问题在于它的子弹威力太多射程只有两百多米,于是被称为“准中间威力弹”。


从这方面看,鹰酱虽说因为没有战斗经验,但因为工业和科技的发达,在武器装备的设计思维上还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王学新拿到m1卡宾枪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不要告诉孙尔威这些东西然后提醒鹰酱生产中间威力弹。


但想了想王学新还是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


首先,是因为鹰酱本身没有太大的突击步枪的需求。


汉斯之所以能生产出stg44,是因为其制式步枪要么是栓动步枪要么是冲锋枪,中间巨大的空白没有任何装备可以填补,于是对突击步枪的需求很大。


但是鹰酱……


m3加兰德半自动勉强填补了火力不足的空白。


m1卡宾枪填补了防御和自卫能力的空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