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新天子,可不会惯着这位胡所非为的"皇叔"。
"呱噪.."听闻耳畔旁响起的劝谏声,本就心情不佳的祥符县令愈发暴躁,心中的难言之隐令其如鲠在喉,发作不得。
"张国纪那边,如何说.."良久,在中年文士诧异的眼神中,逐渐平稳好情绪的祥符县令转而意有所指的追问道。
若有"/>

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131章 符祥县

第131章 符祥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尤其是如今御极四十余年的万历皇帝已然龙驭宾天,执掌六宫的郑贵妃也"主动"迁居仁寿宫养老。


紫禁城的新天子,可不会惯着这位胡所非为的"皇叔"。


"呱噪.."听闻耳畔旁响起的劝谏声,本就心情不佳的祥符县令愈发暴躁,心中的难言之隐令其如鲠在喉,发作不得。


"张国纪那边,如何说.."良久,在中年文士诧异的眼神中,逐渐平稳好情绪的祥符县令转而意有所指的追问道。


若有可能,他又何尝愿意屈服于福王朱常洵的"yín威",可他昔日为了"进步",早已投靠郑贵妃门下,双方早已割舍不开。


"自然是不愿意的.."在祥符县令失望的眼神中,中年文士轻轻摇头,眼眸中的异样更甚。


那张国纪虽是其貌不扬,但其长女张嫣却是这祥符县少有的美人,身材出落的窈窕端丽,绝世无双。


与此同时,张国纪还是有功名傍身的秀才,在这祥符县小有名气,听说与其交好的同窗故友已有人入朝为官,寻常富绅豪商就算觊觎张嫣的美貌,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试问此等情况下,那张国纪焉何会同意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的长女送入洛阳福王府?


放眼整个河南布政司,谁不知晓洛阳福王府才是真正的"龙潭虎穴",有几人能够从中全身而退的?


"哼,不知好歹!"听闻张国纪并不同意将张嫣送入洛阳福王府,平日里在祥符县官声不错的县令便是怒不可遏的咆哮道。


地方豪绅或宗室藩王当街强抢民女,甚至"逼良为娼"虽然听上去令人气愤不已,但却是自古有之,算不上什么大事。


可偏偏这张国纪不同于寻常小门小户的百姓,其家族以诗书传家,祖上曾出过多位官员,勉强也能被称之为"门第"。


最要紧的是,这张国纪乃是在学道衙门登记造册的"秀才",不可随意打杀。


"你待会便去见那李公公,就说本官爱莫能助.."思来想去,年过五旬的祥符县令终是决定袖手旁观,颤抖的声音中隐隐夹杂着些许决然。


他不想失去来之不易的官位,更不想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落得满门抄斩。


虽说自己的决定,势必会在日后惹来福王如狂风骤雨般的报复,但至多也就是令自己丢了这官身,沦为庶民罢了,自己的家眷尚且可以保全。


但若是这里面的"龌龊事"被人捅了出去,福王朱常洵纵然贵为"皇叔",怕是也难逃罪责。


而自己这位祥符县令,定然会沦为最后的"背锅侠",承担一切罪责,从而消除来自于天子的怒火。


"大人英明.."见摇摆不定的祥符县令终是下定决心,一旁的中年员外便是迫不及待的附和道。


紫禁城的天子虽是年纪不大,但其继位以来的所作所为却是有目共睹,先是毫不犹豫的诛杀了试图犯上作乱的勋贵,而后又以雷霆手段扑杀了在宣府镇盘踞多年的"晋商",并将身份尊贵的代王废为庶人。


如此手段和心性,全然不符合大明历任天子"护短"的作风。


得罪了洛阳福王尚且还有斡旋的余地,但若是得罪了紫禁城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将路走窄了..


谁又敢保证,一向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对于福王如此僭越的行为毫不知情?


他近两日可是无意间听到过县衙中的差役们闲聊,言及近些时日的祥符县突然涌入了不少生面孔,还都是些孔武有力,操着一口京畿口音的汉子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