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玉反了,容霖并不意外。
但让他意外的是,容玉谋反的第二天,整个江淮和渝州,一夜之间,精兵十万。
十万精兵,放在大胤所有部队来说,自然算不得多,大胤各地的地方兵和边境守卫,细算起来,也有百万了。
可容霖甚至还不曾继位,边境甚至不知道皇位上换人了,他如何调配jūn_duì?那些将军,尤其是常年在边境守卫的,多是拥兵自重的。
如今,文官不敢说话,武官可不一样,毕竟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子都能谋朝篡位了,其他有小心思的人,难免会趁乱钻空子,对容霖来说,他现在必须要先安抚好那些武将,然后才能调配jūn_duì去镇压叛乱。
而且,十万jūn_duì,容霖不知道,他这个大皇姐,到底是早早就准备好了这十万精兵,还是说,临时抓壮丁凑成的十万将士。
要知道,这两者的概念可是截然不同的。
在大胤,曾经的武将战功赫赫,却早已封存宝刀数十载,时光荏苒,如今的百姓们对于那往昔金戈铁马的岁月已然陌生,而参军这一选择,更多时候也只是他们迫于无奈之下的一条生路而已。
对于许多普通家庭而言,生活的压力犹如沉重的山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参军,便成为了他们获取一份微薄军饷以维持生计的途径,这些人们并非出于对建功立业的向往或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而是被现实所迫,不得不投身军旅,只为能让家人多一口饭吃,多一件衣裳穿。
况且,容霖看着眼前的藏书阁,宫中的藏书阁,有一层,放的全是皇室秘辛,除了当今皇帝,没有人能进去,容霖走进去,里面放着的书不多,毕竟大胤拢共也没有建朝多少年。
而这里面,有一本书却是极厚重,容霖取下那本书,封皮上写着三个字,便是这本书的全部了。
北关军。
那是一支在三十年前跟随先帝征战,声名远扬、威震四方的jūn_duì,他们曾在浴血疆场上奋勇杀敌,所到之处敌人无不闻风丧胆。
二十年前,先皇下达了一道神秘而又绝密的旨意。这道旨意犹如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瞬间将北关军卷入了无底深渊,一夜之间,这支曾经无比强大的jūn_duì竟然就这样凭空消失得无影无踪。
尽管岁月流逝,但仍有一些人依稀记得当年北关军的辉煌与荣耀,只是如今,北关军已经成为一个令人讳莫如深的话题,昔日的北关军如今只存在于人们模糊的记忆之中,而关于他们为何突然消失的真相,则被深深地埋藏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下。
容霖仔细看了,上面有北关军打过的每一场战役,再往后,便是人名了,这些,全都是先皇下旨刺死的人。
容霖叫来成青,将北关军的书册递给他,“如何?你怎么看?”
成青看着,神色逐渐凝重起来。
“陛下可是觉得,北关军,先皇并未赶尽杀绝。”
容霖点头“十万大军,先皇还不至于愚钝至此,那个时候,天下已经初定,什么样的战役会让这十万大军殒命?”
容霖缓步上前,坐在龙椅之上,容霖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将双手慢慢地覆盖在了旁边雕刻精美的扶手上,这扶手是由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上面盘踞着栩栩如生的金龙,容霖的手指轻轻触摸着扶手上那条金龙,感受着它凹凸不平的鳞片所带来的触感。
“便是当真将他们都扔进了万人坑。”
容霖看着龙案之上的东西,“怕是先皇自己都不敢去看一眼吧,所以,活下来多少人,我们谁都不知道。”
“但这么多年过去, 便是北关军还在,那些人也已经垂垂老矣了,陛下还需担心北关军?”成青看着容霖,不明白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容霖看着成青“你是子承父业,统领的,是宫中的亲卫,你没去参过军,所以你不知道,像是北关军这样的jūn_duì。”
容霖沉着眸子看着那本书“是有魂的,若是这些人那个时候没活下去, 或许就断了,可若是活下去了,就代表着,他们的子孙后辈,会继承他们的信念。”
容霖说完,低声开口“怪不得,先皇到死,都如此害怕元后。”
容霖心中起了怨恨,当初,先皇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铲除他们这一脉,就应该一不做二不休,将他们彻底消灭干净才对,为何还要手下留情?尤其是容琛和容玉,容玉如今已然成为他的心腹大患,如果当时先皇能够果断一些,将他们也一并除去,又怎会有今日这般局面?
成青看到的却是另一件事“大公主早有谋逆之心,陛下,既如此,我们何不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是为何意?”
“陛下,大公主流放江淮,竟早早就集结了十万jūn_duì,岂不是离京之前,就已有了谋逆的打算?”
成青看着容霖,弯下腰“陛下,谋逆的一个,另一个,自然就是名正言顺的了。”
容霖笑了。
“大皇姐还是太着急了,她如今,和朕所为的,可没什么区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容霖起身“让太医院的人查一查吧,大公主孝顺,应该往先帝那里送了不少东西吧。”
这些东西里面,自会有让陛下中毒而亡的东西。
他心中暗自思忖着,已然有了对付容玉的计策,可以将容玉谋逆之事牢牢地钉死在耻辱柱之上,在浩如烟海的史册当中,这位妄图篡夺皇位、改朝换代的公主,其声名狼藉之程度恐怕会彻底掩盖了他所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