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事也够无语的了。
起因是在学校附近的一个邮筒里,发现了一封邮寄到国外的信件。
原本这类信件也没什么好查的,按照地址核对邮资就行了,可偏偏也不知道是寄件人马虎没有贴足邮票,还是没有粘牢固掉了。
总而言之就是,邮票不够,邮资不足,不能给他寄出去。
还真就是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原因。
按规则来讲,是需要按寄件人地址退回去的。
但是偏偏这封信的寄件人信息写得很含糊,一点也不完整。
导致工作人员一直没有找到人。
不管怎么样,这封信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一封寄往国外的平信,看起来平平无奇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工作人员找不到寄件人,随手就放在了待处理的那一堆无主的信件里。
要是一直这样也就算了,可能这封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和那些同样找不到人的信一起被销毁了。
但偏偏就有个新来的毛手毛脚的年轻人,违背了工作原则一边喝水一边动手翻动那些信件, 一不小心水洒了,弄湿了一大片。
也不知是倒霉还是幸运,那封信就被泡了。
浸湿的信封变得极其脆弱,整理的过程中就被撕坏了,露出了里面刺目显眼的大红色字头。
这种文件对于在这里上班的职工来说,也不算陌生。
但这种东西一来不会以平信的方式寄出去,二来也不会这样随便寄到国外。
这个小员工说毛手毛脚确实是个问题,但也足够机灵。
当即拿着这封信就去找了领导。
领导一合计,召集了几个人就把这信给拆开了。
里面除了两张红头文件之外,还有一封用英文写的信,几个人也不敢再声张,找了个英语字典勉强弄清楚了信里的意思。
当即就送去了公安局,公安局也很重视,又上报到了更高一级的安全部门。
这两张文件,还真是工作失误丢失的,张副部长还为此受了个大处分,差一点就被调职了。
可是文件找到了源头,却不知道到底是谁寄出去的。
通过张副部长又找到了陈教授,到这里就再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了。
但是大家也有了新的怀疑对象。
邮局里的工作也紧张了不少,每一天每一封寄出去的信件也好,包裹也好,也都查得异常仔细。
又蹲守了一个多月,还在那个邮筒,一样的信封,一样的地址,又发现了一封信。
这一次,也不再有什么原则的束缚,直接就将信给扣了下来,交给了调查小组。
这里面果然也没叫人失望。
要说上一次的事件虽然严重,但文件的时效性已经过去大半,即便流失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这封信就不一样了,大家一开始看到密密麻麻手写的公式数据的时候,大家脑子都晕了,根本就看不懂。
后来找到学校领导又请了个教授,教授看了大吃一惊,一眼就认出这是宋教授项目组研究的核心资料。
调查小组吓坏了,立马提升了调查等级,上面呼啦啦下来一帮高级别调查人员,没给任何反应时间,立马就控制了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