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洪荒:截教大师兄道玄 > 第125章 陆压道人

第125章 陆压道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云霄娘娘目光如炬,神态凝重,谆谆告诫道:


“大兄!汝当将金蛟剪携去,切勿草率行事!我是实言,欲保尔安!”


赵公明闻言,面色肃然,心中清明,立应诺:


“妹子放心,此行必谨慎行事,绝不轻举妄动!”


随后收下金蛟剪,离却三仙岛,踏云而行。


菡芝仙站于岸边,目送远行,神态温柔,轻声相送:


“吾炉中炼成奇珍,不久亦至,相见在即,切勿迟疑!”


两人作谢而别,情谊深厚,辞别之际,愈显温馨。


赵公明驾云腾空,随风轻行,心中思索:


“今次出征,金蛟剪乃是至宝,然需谨守道义,方能镇定波澜。”


径直而至成汤大营,旗标昭然,风中飘扬,极具威仪。


营中哨探见之,急报:“启太师爷:赵老爷已到!”


太师凝视赵公明,神态审慎,问道:


“道兄往那里借宝而来?”


赵公明面色从容,轻声应道:


“往三仙岛,向吾妹子处,借得金蛟剪来。”


言下,赵公明目光坚定,透露出无畏之决心。


闻之,太师心中大喜,面露欣慰,遂命军士设酒款待,四阵主邓、辛、张、陶等相陪,气氛愉悦。


酒席间,众人举杯欢庆,言谈间,战意日益高涨,赵公明则在酒中意气风发,神采奕奕,口中不断鼓励众将:


“来日战场,众将士定然心手相应,携手击敌,共赴慷慨!”


当日席散,众将士依依不舍,神情中满是期待与豪情,皆有志于下战之日。


次早,晨光微曦,成汤营中炮声轰鸣,犹如雷震,震动天地,战鼓激昂,众将士秉刀跃马,神情昂扬,蓄势待发。


太师披铠甲而上,墨麒麟在前,周围邓、辛、张、陶等皆随之,齐聚于阵前,气势如虹,若昉日升天。


太师目光远眺,心中雄姿卓然,立下决心,语调豪迈:


“诸君,今日即为决战之日,必将以浩大之势凿穿敌阵,夺回我之权宝!”


赵公明此时跨上银虎,虎跃生风,威震四方,信心满满,专请燃灯答话,越过众将,心中默念:


“金蛟剪随时应运而动,必助我逆势取胜。”


杨戬奔至芦篷,神情凝重,恭声禀告:


“燃灯老师,赵公明已得金蛟剪,我等须切忌不可轻举妄动!”


燃灯道人听后,心中暗想:


“岂料赵公明既已借得此宝,势必图谋大计。”


于是,深吸一口气,面向众道友道:


“各位道友,赵公明既然持有金蛟剪,尔等皆不可出阵,吾自当亲往一见。”


说罢,遂跨上仙鹿,直奔阵前。


转瞬之间,赵公明见燃灯临阵,愈发暴怒,声如雷霆,大呼:


“燃灯道人,今日定欲与你见个雌雄!”


言毕,虎跃向前,四蹄生风,仿佛掀起波澜无际的威势。


燃灯目光如电,神态凝重,回应道:


“尔左道旁门,岂可妄想与我争锋?”


其言中透出坚定,丝毫不惧。


赵公明闻其言,更加愤怒,怒吼道:


“今日你无情相向,我便与你月缺难圆,不可轻饶!”


言罢,赵公明跨虎飞来,势不可挡,燃灯见此情形,心头一紧,急催梅花鹿迎敌,鹿角坚硬,灵动如电,奋力抵挡。


不觉之间,虎鹿交锋,刀光剑影,来往数合,场面激烈,火花四溅。


赵公明心中暗念:“金蛟剪乃是我之法宝,助我克敌利器,决不可失手!”


于是,祭起金蛟剪,满脸正色,神念专注。


金蛟剪腾空而起,其形籍天地灵气,研日月精华,化为两条蛟龙,自空中翱翔而下。


此剪在空中挺折上下,祥云环绕,头交头如剪,尾交尾如股,气势如虹,不畏道家神仙,威力骇人。


在那一刹那,金蛟剪骤然落下,威风凛凛,迅猛如风,直直向燃灯扑去。


燃灯见势不妙,心中凛然,急忙催动梅花鹿,借助木遁之法,试图避开这致命一击。


然而,金蛟剪势大力猛,骤然如刀落下,将梅花鹿一劈两段,鲜血淋漓,惨景令人心寒。


燃灯道人见梅花鹿受了重创,心中悲痛不已,不觉愤怒难遏,急退回芦篷。


一时间,众仙见道,齐齐围拢,询问金蛟剪之威:


“燃灯道友,何故如此狼狈?”


燃灯摇头叹息,声色俱失,忧虑道:


“好利害之兵器!起如二龙绞结,落下时如利刃一般。我见势不妙,故而用木遁逃走,然梅花鹿却已为之化为碎片,实在可惜!”


众道人闻言,心中俱感寒意,齐互相交流,商议将何法可施。


以应对公明之威,心情沉重,神情严肃,前路愈发艰难。


正议之间,杨戬自篷上走来,神态严峻,言道:


“启老师,有一道者求见。”


燃灯道人闻言,微微一笑,示意道:


“请其来。”


杨戬随即下篷,招呼那道人上来。


道人一见众位道兄,立时打稽首,恭敬道:


“列位道兄请了!”


燃灯等见此道人装扮古怪,眉头微皱,互相询问,皆认不得其来历。


燃灯心中一动,微笑问道:


“道友所居乃何处名山?可否告知洞府?”


道人却笑答:“贫道闲游五岳,闷戏四海,吾乃野人也。


吾有歌为证,歌曰:‘贫道乃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


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飧寿乐,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


其音高亢,语气间透着无尽洒脱,展现出悠然自在之态。


继而,道人续道:“陆压散人亲到此,西岐要伏赵公明。


贫道乃西昆仑闲人,姓陆,名压。因公明保假灭真,又借金蛟剪下山,已有伤众位道兄之理。


他只知术无穷,岂晓得玄中更妙?


特来会他一会,也请诸位道兄自安。”


言毕,陆压沉静入坐,默然无言。


次日,赵公明乘虎,气势如虹,趋前篷前大吼:


“燃灯,你既有无穷妙道,如何昨日逃回?速来早决雌雄!”其声震天,激荡四野。


杨戬闻命,立来请示燃灯。


陆压见机,轻声对众道友道:“贫道自去。”


言罢,径自下篷,直至赵公明军前。


忽然,赵公明见一矮道人,着鱼尾冠,披大红袍,异相长须,面色严峻,步履不急,声若洪钟,高歌而至


:“烟霞深处访玄真,坐向沙头洗幻尘。


七情六欲消磨尽,把功名付水流,任逍遥,自在闲身。”


歌声荡漾,宛如天籁,透出无拘无束之意。


赵公明疑惑,问曰:“此道者何人?”


陆压淡然回道:“吾有名,是你也不认得我。我也非仙,也非圣,你听我道来。”


继而接着道:“性似浮云意似风,飘流四海不定踪。”


言辞中,陆压淡然自若,神情淡泊,继续吟道:


“或在东洋观皓月,或临南海又乘龙。


三山虎豹俱骑尽,五岳青鸾足下从。


不富贵,不簪缨,玉虚宫里亦无名。


玄都观内桃子树,自酌三杯任我行。”


其声清亮而悠远,似乎道尽宇宙人生之哲理。


然而,赵公明听了,怒火中烧,口中呐喊:


“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伤人,欺吾太甚!”


说罢,催虎提鞭,向陆压疾奔而来。


陆压见状,面色不变,手中持剑,迎上前去,神态洒脱,似无惧色。


未及三五合,赵公明便将金蛟剪祭起于空中,法宝在空中盘旋,灵光闪烁,气势磅礴,似两条蛟龙交缠而下。


此剪喷出气流,撕裂云霄,威势骇人,直奔陆压而去。


陆压见金蛟剪如虹而至,心中豁然,面带微笑,大呼:


“来的好!”


随即身形一转,化作一道长虹,可任意遁去,瞬息之间,已然脱出桎梏,远离争斗。


见陆压逃去,赵公明怒火未减,目光又瞥见燃灯等人昂然端坐。


心头怒气更是难以平息,切齿而退,不由怒猛,未能如愿,冒然回返。


此时,陆压逃归,以非战之姿,仅以观察公明形容,今日来此,实则为赏公明之法器威力,而已。


众道人见陆压归来,低语议论,心中无不佩服此人之妙道,皆感颇为欢喜。


且说陆压回至芦篷,见诸道友围坐,神情沉凝。


燃灯率先发问:“道友,今次会公明之事如何?”


陆压微微一笑,神态自若,答曰:


“衲子自有处治,此事请子牙公自行,贫道不多言。”


子牙闻言,心中知晓,遂向陆压欠身施礼,感激其信任。


陆压见状,揭起花篮,取出一幅古朴之书,上面描绘着符印与口诀,义正词严,言辞恳切,缓缓道:


“依此而用,可往岐山立一营;营内筑一台,扎一草人;


人身上书‘赵公明’三字,头上一盏灯,足下一盏灯。


自步罡斗,书符结印焚化,一日三次拜礼,至二十一日之时,贫道自来午时助汝,公明自然绝也。”


子牙听毕,心中暗自称善,立时领命,将书信妥贴收好,决然说道:


“弟子必恪遵教诲,前往岐山施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