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洪荒:截教大师兄道玄 > 第112章 灵珠子

第112章 灵珠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话言姜皇后听得音乐之声,问左右,知是纣王与妲己饮宴,不觉点头叹曰:


“天子荒yín,万民失业,此取乱之道。


昨外臣谏诤,竟遭惨死,此事如何是好!


眼见得成汤天下变更,我身为皇后,岂有坐视之理!”


姜皇后乘辇,两边排列宫人,红灯闪灼,簇拥而来,前至寿仙宫。


这不去还好,此一去,便立刻生出事端。


姜皇后进殿劝纣王要珍惜江山,奈何纣王不听,妲己还在一旁煽风点火。


姜皇后大怒,却也无法。


次日妲己拜见皇后,被大骂一顿,命他不可再蛊惑纣王。


这妲己乃是九尾狐狸精,如何能受得了这气,随后联合费仲陷害姜皇后,致其惨死。


而后又蛊惑纣王杀子,群臣劝不住。


要说 这殷郊,殷洪两位乃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此时自然有贵人相助。


眼见五时三刻已到,众人正待行刑,就见尘土飞扬,飞沙走石,地暗天昏,一声巨响,如崩开华岳,折倒泰山。


吓得围宿三军,执刀士卒,监斩殷破败等人用衣掩面,抱头鼠窜;


及至风息无声,二位殿下却是不知所踪,殷破败忙令人报于纣王,纣王闻言目瞪口呆,只得作罢。


你到那怪风从何而来?


原来是那太华山紫霄洞赤精子,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因犯了杀戒。


受元始天尊之命下山应劫,只因如今封神未开,二人无事,结伴游览三山五岳,这一日正好路过朝歌。


被两道红光挡了云路,暗自掐算,便知来龙去脉。


又见此殷郊殷洪兄弟二人与自己有师徒之缘。


将来也是要助姜子牙助周伐商的,便令黄巾力士将二人救下,带回山门悉心教导。


不提。


且说陈塘关有一总兵官,姓李,名靖,自幼访道修真,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


因仙道难成,故遣下山辅佐纣王,官居总兵,享受人间之富贵。


元配殷氏,生有二子:长曰金咤,次曰木咤。


殷夫人后又怀孕在身,已及三年零六个月,倘不生产。


李靖时常心下忧疑,一日,指夫人之腹,言曰:“孕怀三载有余,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夫人亦烦恼曰:“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忧心。”


李靖听说,心下甚是不乐。


当晚夜至三更,夫人睡得正浓,梦见一道人,头挽双髻,身着道服,迳进香房。


夫人叱曰:“这道人甚不知理。此乃内室,如何迳进,着实可恶!”


道人曰:“夫人快接麟儿!”


夫人未及答,只见道人将一物往夫人怀中一送,夫人猛然惊醒,骇出一身冷汗。


忙唤醒李总兵曰:“适才梦中……如此如此……”


说了一遍。言未毕时,殷夫入已觉腹中疼痛。


李靖急起来,至前厅坐下。


暗想:“怀身三年零六个月,今夜如此,莫非降生,凶吉尚未可知。”


正思虑间,只见两个侍儿,慌忙前来:“启老爷:夫人生下一个妖精来了!”


李靖听说,急忙来至香房,手执宝剑,只见房里一团红气,满屋异香。


有一肉球,滴溜溜圆转如轮。


李靖大惊,就要往肉球上一剑砍去,划然有声。


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小孩儿来,满地红光,面如傅粉,金光射目。


正是女娲宫中灵珠子化身。


李靖砍开肉球,见一孩儿满地上跑。


李靖骇异,上前一把抱将起来,分明是个好孩子,又不忍作为妖怪坏他性命。


乃递与夫人看。彼此恩爱不舍,各各忧喜。


却说此时,有许多属官,俱来贺喜。


李靖刚发放完毕,中军官急急前来禀报:“启老爷:外面有一道人求见。”


李靖本为道门中人,自然对道教尊重,连忙应道:


“请他进来。”


军政官急忙请道人入大殿,道人径直上前,朝李靖行礼,言曰:


“将军,贫道稽首于您。”


李靖忙回礼道:“道友请上坐。”


道人不谦之色,便坐于主位,十分大气。


李靖见状,心中对这位来者倍加敬重,问道:


“道长来自何处名山?所居洞府乃何地?今至此地,所为何事?”


道人欣然答曰:


“贫道乃岱舆岛道玄真人也。


闻将军喜得公子,特此前来贺喜,并愿借此良机,见一见尊公子,尚望将军允准。”


李靖闻此,心中大喜,乃说道:


“莫非是昔日人族圣父道玄道友?”


道玄微微点头,李靖欣然跪拜,连声道:


“幸会幸会!请恕弟子失礼。”


道玄随即将其扶起,示意不必多礼。


李靖忙唤侍儿,将尚在襁褓中的公子抱出,给道玄一见。


侍儿恭敬将公子抱至道玄面前。


道玄见公子,接于手中,仔细端详,问曰:


“此子乃何时出生?”


李靖答道:“生于丑时。”


道玄微微皱眉,言道:“不好。”


李靖闻之,心中一震,忙问:


“此子莫非难以养活么?”


道玄摇头道:“非也,贫道并非此意。


然此子生于丑时,正犯了一千七百杀戒,此后需谨慎。”


李靖闻老师如此言,心中忧虑甚重,连忙询问道:


“那该如何是好?


道玄又问道:此子可曾起名否?


李靖曰。


“未曾起名。”


李靖一时心中焦急,欲为儿子取个吉祥之名。


然而道玄却继续道:“待贫道为他起个名,便让他做我的徒弟,如何?”


李靖闻圣父愿收己子为徒,心中喜不自禁,躬身说道:


“弟子欢喜许诺,愿拜为师!”


道玄微微一笑,点头示意,便沉吟片刻,口中缓缓道:


“此子既犯杀戒,应取名‘李哪吒’,日后必能抵挡煞气,亦能迎接光明前程。”


道玄思虑片刻,神色渐明,遂言:


“取名叫做‘哪吒’,此名寓意非凡,宜为其命。”


李靖闻言,喜不自胜,连连道:


“多承厚德命名,感激不尽!”


随即唤左右侍儿:“速去备斋,恭候老师。”


道玄闻之,急忙辞道:


“此事不必,贫道近日多有他事在身,必须回归岱舆山,留待他日再聚。”言辞恳切,显然祈盼速行。


见道玄固辞,李靖无奈,唯有陪同送行,心中虽有不舍,然滋生对道玄之敬仰,宁可与之长留一刻。


行至府门,李靖欲见道玄平安启程,突然道玄转身,叮嘱道:


“昔日未曾提及,贫道于此略传一篇经文,及几手神通,望尔得之,以助周身保平安。”


李靖恭敬接过,抚读经文,内心暗喜,感念道玄深恩厚德,正欲再次致谢。


然而道玄不待细语,已然乘风而去,身影渐径入云霭。


正值日渐渐西斜,及至道玄离去,李靖心中溢满感慨,再想起刚刚出生之子,心中自思:


“哪吒,此名乃道玄以太初之道为名,我儿日后定能成就伟业!”


李靖心中思绪纷飞,刚要转身返府,倏闻耳边似有神隐之声:


“李靖,切忌忘本,须念师恩,不可懈怠。”


若有所指,似乎是道玄之音,令他精神为之一震,心中随即暗立誓言:


“必不忘道玄恩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