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在极远处就能看到染红夜幕的火光, 高耸的城墙拦不住城中喧哗, 每靠近一些, 那些声音就更清晰一点,交谈、脚步、车轱辘轧过马路的响声混于一处, 构筑出恢弘盛大的乐谱。
穿过装点着花灯的城门, 万千明亮霎时涌入漆黑的眼底。
长离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景象,她望着眼前游移飘摇的火花,仿佛看到了浩瀚的星河。
不知从哪响起了震天撼地的锣鼓, 将夜间应有的静谧驱得半点不剩,她面上掠过片刻怔忪, 步子迟疑起来。
有些太吵了, 她如此想。
可紧接着,那份紧绷的情绪就被覆上手心的热度驱散了,钟明烛拉着她笑道:东市应该会有表演,我们去看看?
她垂眼看向两人末端靠在一起的袖子,试探似的曲起手指, 轻轻回握, 随后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钟明烛笑了两声,收拢五指, 将她的手握得更紧,快步往前走去。
很快,两人的身影就没入了尘世喧嚣。
修真界中的宴会从不见喧嚣, 就算没有固定坐席,众人行走交谈时大多也都很安静,各个都挂着安宁的微笑,喜怒不露于形色。大多修士都认为美酒佳肴为凡人之欲,会耽误修行,是以宴会上的灵酒灵果都寡淡无味,仅仅是为了取其灵力罢了,而宴席上众人言笑晏晏,相谈的无非是修行二字。
仙人清心寡欲,不沾俗世烟尘,喜怒皆可摒弃,而慕求得道登仙的修士,言行举止自是离不开一个静字。
就算是以喜好享乐闻名的李琅轩,他举办的宴会虽然多了些声色,可终归还是以素淡为主,丝竹声声清雅好似来自缥缈的远方,哪里会有这么多烟火气。
而今,长离置身于凡界街头,放眼望去,映入眼中的景象千变万化,每个人,每个角落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无一重复。
喜怒哀乐,一应俱全,凡界一瞬光景,抵得上山中百年。
一列孩童从她身边跑过,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明晃晃灯笼,还有人拽着火线,星火洒了一地。
不远处,一群人正在猜灯谜,各式各样的灯笼挂了好几排,灯下字条飘扬,远看去就像一排排飘带似的,一旦有灯被取走,立刻有新的被补上去,人群中,有人得意,也有人摇头叹气。
只有猜对灯下的字谜,才能把灯取走。钟明烛与长离解释道,最漂亮那盏灯下的字谜往往是最难的。
说着,她指了指最中央那盏灯。
那盏灯比其他的大了不少,看形状应是凤,九条尾羽随风飘荡,边上还簇拥着几盏小灯笼,虽是用竹骨扎成,但轮廓竟与真鸟没什么差别,看起来栩栩如生。
那盏灯下聚了不少人,一个个都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尚无一人能揭开谜底。
确实好看。长离如此道,她记得钟明烛曾说过,凡界工匠手艺之高超不压于修真界那些炼器师,如今一见果真所言非虚。
钟明烛见她打量了那盏灯好一会儿,便问:想要吗?
你知道谜底?长离反问道,她大略扫了一眼那灯谜,谜底似乎与凡界一位帝王有关,而不是普通的拆字解字,修士不清楚凡界朝代更替,很难知晓答案。
钟明烛摇了摇头:自然是不知道,谁知道在附近称王称霸的是什么人。她接着又道:可我能看到谜底啊。
她们是修士,偷看个字谜谜底连略施小计都算不上。
长离毫不犹豫拒绝了:这是作弊,不行。她见钟明烛闻言不满意地皱了皱眉,与以前抱怨她太刻板时如出一辙,便又道:况且我也不想要。
她素来不在意外物,这灯虽然精巧非凡,但对她来说,看过便足够了。
那就算了。钟明烛嘟囔道,她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舒展眉心,将注意从字谜上移开。
又走了一会儿,长离听到左手侧忽地传来一阵喧哗声,她一看,原来是两个商贩正在争执,也不知是什么缘由,吵得面红耳赤的,经人再三劝阻才互相瞪了一眼,转头又是笑容满面地招呼起客人来。
他们变得可真快,长离忖道,这时她忽然觉得有什么披到了肩头,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条绛紫色的披风。
白色太显眼了。钟明烛这么说,她自己则套上了件孔雀蓝外衫。
两人皆是白衣,与这喜庆之时格格不入,加上二人容貌出众,一路走来已招来不少探寻的目光。长离早就注意到,不管到了哪里,总有人在看着她们,可一直没有细想,只道可能是凡人的习惯,经钟明烛一提才反应过来,一边将斗篷细细系好,一边轻道:原来如此。
她见,披风和外衫都是普通布料制成,剪裁缝纫都算不上多考究,显然非灵物,又好奇问道:你从哪里来的?
钟明烛指了指右后侧,长离分神一探,透过人群看到了一家成衣店,里面摆了不少剪裁好的衣服,而最靠近门口的两个架子上空空荡荡的。
看来是钟明烛经过时顺手取了两件,她只消手一点即可,而在店主看来,就是有两件衣服不翼而飞,他正揉着脑门对着那架子发愣,看来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你
大概是看出长离又要说教,钟明烛立即打断她,振振有词道:我可没偷,不信你再看看。
长离才发现架子上摆着一支半臂长的人参,那店主也发现了,他疑惑地拿起人参看了又看,随后笑逐颜开地收了起来。
那是支两百年左右的人参,在修真界不算什么稀罕物,但是在凡界已算得上名贵。
那支人参可比这两件衣服贵多了。钟明烛嫌弃地挥了挥袖子,要不是白衣太显眼,我才不想换。
长离却道:在凡界只需施法即可易貌,何必多此一举。
这叫入乡随俗。钟明烛笑道,随后一指街边琳琅满目的商铺小摊,况且,我们来这,本来就是多此一举了,何不放下修士那一套。
不管是什么事,钟明烛总有说得头头是道的本事,哪怕只是单纯的心血来潮。长离已能将她的心思猜得八九不离十,却也不想和她辩解,点了点头便由她去。
长离以前几次在凡人城镇停留,都是有要事在身,无论是去青羊县替钟明烛寻找身世线索,还是被南溟等人逼到六合塔,她连休息的余瑕都没有多少,于镇中光景顶多匆匆一瞥。而今漫步在节日的街头,她才真正体会到何为前辈形容凡界总会用上浮华二字。
五光十色的灯火,琳琅满目的铺子,只一瞥就足以被其中繁多的绮丽乱了眼。
修士提及凡界盛景时多半是不屑一顾的,浮华便是虚浮不实之意,可打量着街道两畔如画似的场景,长离却不觉得那些都是虚有其表。
那些花灯,以及铺子里的面具、香囊等等,至少那些都是极好看的。
她起初只当这是陪钟明烛,自己则怎样都无所谓,可不知不觉中,她却被这片荣华吸引了目光。
无论是高台上的歌舞,还是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小玩意,都令她充满了新奇感。
她没有发觉,自进城后,钟明烛的目光大多时候都落在她身上。那双浅色的眼睛总在不经意间显出薄凉,可在和她说话时,笑意都会直达眼底,无半分掩饰。一旦发觉她注意到了什么,就会细细与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