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 分节阅读 107

分节阅读 10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惊,就连李世民也不由得站起身来。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传闻遇害于齐州驿站中的颜廷明。颜廷明来到太极殿,先向李世民行礼然后说道:“臣御史台御史颜廷明,参见皇上。”“颜爱卿,朕听说你已经在齐州城驿站遇害。为何今日又毫发无伤的出现在太极殿中呢”李世民开口问道。“皇上,当日正巧臣微服暗查齐王殿下狂征暴敛之事。所以并未在驿站之中,所以才躲过了这次大劫。”颜廷明开口说道。李世民听后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开口对颜廷明问道:“李恪说你有话要对朕讲,不知你要和朕说什么”“皇上,臣虽然与齐王殿下有杀子之仇,但是也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陷害齐王殿下。”“自从臣到了河南道之后,到处都是百姓颂扬齐王殿下的声音。刚开始听说臣是调查齐王殿下罪责的,曾经还被百姓扔过鸡蛋。”“最后在臣努力的彻查之下,终于查清楚了事情的经过缘由。原来齐王殿下所行之事也是为了赈灾着想。”“要不是河南道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欲破坏齐王殿下赈灾之事。齐王殿下也不会痛下杀手。”颜廷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原本李恪准备让颜廷明继续潜伏,向李世民好好的告自己一状。可是最后李恪却改变了主意。听完颜廷明的奏报之后,李世民阴沉着脸说道:“长孙无忌,不知你手中这颜廷明的本奏折是从何而来”这一下长孙无忌可就不淡定了,原本他觉得颜廷明已死。所以便伪造了这本奏折,可是如今颜廷明却活着出现了。而且每一句话都在为李恪开脱。“皇上,臣从来没有向朝中送过奏折,不知皇上说的奏折是什么”颜廷明一脸不解的对李世民问道。“这就要长孙无忌来回答了”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怒视着长孙无忌问道。“皇上,臣手中的这本奏折,确实是从齐州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如果不是颜廷明亲自所写,恐怕就是河南道世族蓄意栽赃。”长孙无忌开口对李世民说道。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恪在心中不由得暗骂:“长孙无忌你这只老狐狸,竟然将事情全部推到河南道世家的身上。”“今天这件事朕就不追究了,不过以后如果你再敢偏听偏信。就休怪朕不念及你的功劳。”李世民板着脸对长孙无忌说道。李世民又何尝不知道,长孙无忌这句话只不过是托词而已。要不是李世民成心想要放长孙无忌一马,恐怕长孙无忌今天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李恪也自然知道,李世民不会将长孙无忌怎么样。于是便转移话题说道:“父皇,儿臣这里倒有一份盟书,还请父皇御览。”第233章 以退为进李恪将盟书交给王德之后,便由王德将盟书转交李世民。李世民看过之后不由得勃然大怒。“山东世族不出仕为官也就算了,竟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准备烧毁赈灾粮食。不知各位觉得应该如何处置此事”李世民开口对满朝文武问道。此时长孙无忌等人个个闭口不言。毕竟对于他们来讲,让山东世族吃点苦头,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好事。“父皇,儿臣觉得应该将五姓七宗的家族叫到长安城来,让他们在太极殿上当面对质。”看到无人开腔,李恪便开口对李世民说道。“马上传至五姓七宗家主,让她们即刻前往长安城。朕要亲自与他们当面对质。”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这时李恪再次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已经将荥阳郑家所有直系亲属押解到了长安城。荥阳郑家的家产也全部查封了。”“难道你就单凭这一张盟书,就断定荥阳郑家有株连九族之罪不成”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盟书是荥阳郑家的管家亲手交给儿臣的,而且这张盟书的主导者,也是他荥阳郑家家主郑冷白。”“但是这还不足以让儿臣大动干戈。儿臣抄了荥阳郑家是因为郑冷白派人暗杀颜廷明。并且栽赃嫁祸本王。”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你是说刺杀颜廷明的人,是荥阳郑家派出来的”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父皇,何不将郑冷白押上太极殿,让他与儿臣当面对质。免得他觉得儿臣冤枉了他。”李恪开口说道。李世民点了点头,便命人将郑冷白带上了太极殿。当众人看到郑冷白的时候,一个个不由得叹息摇头。此时的郑冷白落魄的已经不成样子,毕竟这一路之上在木笼囚车中度过,这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郑冷白进了太极殿之后,便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虽然我荥阳郑家拒绝出仕为官。但也不至于抄了我荥阳郑家吧”“为何抄了你荥阳郑家,想必你比谁心中都清楚。”李恪开口对郑冷白说道。“还请齐王殿下说明,否则我还真就不知道犯了什么罪。”郑冷白一副受了冤枉的表情,对李恪问道。“你可认得这张盟书,这可是你亲笔所书,想必你应该不会太陌生吧。”李恪从李世民的手中拿回盟书,对郑冷白问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封伪造的盟书,就能治我荥阳郑家于死地。看来齐王殿下真的已经是只手遮天了。”郑冷白一脸不屑的说道。“本王就知道你会强词夺理,但是你可知这盟书,本王是从何处得来的。”李恪笑着对正冷白问道。李恪说完之后,便命人将荥阳郑家的老管家带上了太极殿。只不过这个老管家却并非是真正的管家,而是由墨翼书乔装改扮的。只不过墨翼书的易容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算是和老管家朝夕相处的郑冷白,也没有看出丝毫的破绽。墨翼书上了太极殿之后,便开口对郑冷白说道:“家主,事到如今狡辩也没有用了。试图联合山东世族烧毁赈灾粮,以及派人暗杀颜廷明的事情,齐王殿下已经全都知道了。”“就连我们暗中雇佣无魂阁的人杀人灭口,也已经被齐王殿下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看来我荥阳郑家注定要因此而灭亡了”“休要信口雌黄,没有想到我的身边竟然养了一条狗。一条咬自己主人的狗。”“不知道齐王殿下给了你什么好处,竟然让你做出如此卖主求荣之事。”郑冷白怒声的对老管家说道。“家主,没有想到你竟然准备弃车保帅。好在我这里有你给无魂殿的亲笔信,以及于山东世族的往来书信。”老管家说完之后,便从怀中掏出了数封书信。当然,这些书信都是李恪伪造的。但是却足可以让郑冷白大失方寸。果然不出李恪所料,此时的郑冷白已经脸色大变。刚才那嚣张跋扈的表情也消失的荡然无存。整个人直接瘫软的坐在了太极殿上,双目无光的看着前方。仿佛此时已经魂不附体了。李恪上前两步问道:“郑冷白,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不成”“哈哈哈,没有想到我荥阳郑家,竟然毁在一个管家的手中。也许这就是因果循环吧。”“不错,这一切都是我主导,为的就是将你赶出河南道。因为你的存在已经彻底的伤及了世家大族的底线。”郑冷白一脸无奈的笑容,开口对李恪说的。“父皇,儿臣已经查明了事情的原委。还请父皇按照大唐律法,来定荥阳郑家家主郑冷白的罪责。”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先将郑冷白收押在监,等其他五姓七宗的家主来长安城之后,让他们当面对质,然后再定其罪责。”李世民开口说道。看着郑冷白被压了下去,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如今河南道的灾情已经彻底的解决。”“可是儿臣却将山东世族彻底的得罪了,就算是再留在齐州,恐怕也是举步维艰。”“所以儿臣希望父皇可以废去儿臣齐王爵位,收回河南道节度使的官职。让儿臣回长安城做一个逍遥王。”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原本李世民觉得,长孙无忌等人已经不会再为难李恪。李恪大可以再回齐州担任河南道节度使。可是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李恪竟然提出要回长安城。而且还是交出手中所有的权力。李世民便不解的对李恪问道:“你为何会生出这样的想法。不要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可是代朕治理河南道,难道还有人敢质疑你的权威不成。如果你还有什么担心的话,朕倒是可以赐你一面金牌。”“父皇,虽然一面金牌便可让儿臣在河南道发号施令。但是却无法平息某些人对本王的陷害之心。”“也许有朝一日父皇会看到,儿臣欲起兵谋反的证据。到时候恐怕儿臣就算是身上长满了嘴,也是百口莫辩。”“于是其被人陷害而死,还不如让儿臣回长安城,好好享受儿臣的余生。”李恪前开口说道第234章 丹书铁卷免死牌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便知道李恪在担心什么了。当日李世民曾经当着长孙皇后的面说过,保证李恪会长命百岁。看来是李恪还是不太放心,希望自己可以在太极殿中给出保证。不过李世民倒并未觉得李恪这样做不对,毕竟李恪的身份过于尴尬。于是便开口说道:“朕今日就赐你丹书铁卷免死牌,只要你不带兵打到京城来逼宫。这天下就无人能够治得了你的罪。”“朕在位的时候如此,朕百年之后太子登基也是一样。这样你总该放心回齐州城了吧。”“父皇,这丹书铁券乃是国之重器。儿臣只不过是一个皇子,又如何能够受得起这丹书铁券呢”李恪开口拒绝道。“皇上,齐王殿下说的不错。这丹书铁券乃是国之重器,不能轻易赐下,还请皇上三思而行。”长孙无忌急忙站出来说道。长孙无忌可不想看到李恪手中拥有丹书铁卷免死牌。如果真的给了李恪,那李恪将成为李承乾的最大威胁。所以紧随长孙无忌之后,一众文官纷纷开口表示。李世民不应该赐丹书铁券给李恪。就连秦琼尉迟恭等人,也同样反对李世民这样做。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皆是反对之声。李恪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气愤,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应该发生的。如果没有人反对李世民赐给自己丹书铁卷,反倒是有一点反常了。就在这个时候,程咬金却站出来说道:“皇上,齐王殿下在河南道赈灾,未动国库一文钱一粒米。就让整个河南道的百姓免受旱灾所扰。”“这可是让数以万计的百姓不必流离失所的大功劳。臣手中有一份河南道的万民书,还请皇上过目。”程咬金说完之后,便命人抬上一个木箱子。打开木箱之后,便见到木箱之内放着一本万民书。程咬金命人将万民书打开,足足有数十丈长短。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一个个名字,还有一个个血红的指印。李世民看过之后不由得开怀大笑,然后开口对长孙无忌等人问道:“齐王立下如此大功,不知在座的各位谁能够做到。”李世民的这句话瞬间让满朝文武无人开口。因为他们心中明白,凭借他们的一己之力想要赈济河南道灾民,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看到众人不再开声,李世民便再次说道:“如果在座的各位谁能做到的话,朕同样赐他丹书铁卷免死牌。”“皇上,齐王殿下乃是皇上亲生的儿子,如今又立下如此大功。就算是赐下丹书铁卷免死牌,绝对也是不为过的。”魏征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如果河南道百姓知道,皇上赐给齐王丹书铁卷免死牌。一定会赞扬皇上英明神武。”程咬金大笑着对李世民说道。“来人,马上命人篆刻丹书铁卷。不过这丹书铁卷免死牌只有李恪可用,其后代没有资格世袭此丹书铁卷免死牌。”李世民开口说道。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纷纷开口反对。甚至跪在太极殿中以死相逼,让李世民收回成命。就在李世民左右为难之际,李恪再次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愿辞去河南道节度使一职。并且对封地七州之内的军政事务不在过问。”“就让儿臣在齐州当一个逍遥王爷,有七州百姓的供养。再有了这丹书铁卷免死牌,儿臣便可以寿终正寝了。”李世民何尝不知道李恪是在给自己台阶下,于是点了点头后说道:“就依其王所奏,不过朕赐给齐王的禁军,就留在齐王身边坐个位对吧。”听到李恪交出了自己所有的权利,长孙无忌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于是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既然齐王殿下不再过问封地内的军政之事,还请皇上派人代齐王殿下掌管七州军政大权。”长孙无忌心中明白,现在想要阻止李世民赐下丹书铁卷免死牌,恐怕绝对是不现实的。所以长孙无忌想的是,找人架空齐王李恪。接管七州的军政大权,到时候就算李恪有心夺嫡,也没有人会支持他的。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便开口对众人问道:“各位爱卿觉得,何人有资格代替齐王李恪,掌管七州的军政大权”这时李承乾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清河崔家的长孙崔永健,才高八斗那也是可用之人。”“由他来执掌七州军政大权,儿臣觉得再适合不过了。毕竟他身后还有着清河崔家。”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